2008年,正當我國造紙行業分享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盛宴的時候,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其來勢之猛、影響之大始料未及,對造紙行業的沖擊至今還在延續。3月底,本刊記者通過對山東、河南這兩個造紙大省的一些企業的走訪、調研,發現很多企業雖恢復生產,但由于市場需求不旺,產品價格下降,利潤大幅下滑。企業一方面在積極組織生產、抓節能減排,另一方面也期待著市場回暖,并希望得到更直接的政策支持,以盡快走出“寒冬”。
降低出口關稅提高出口退稅率仍為企業所期待
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原則通過的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曾提出“對部分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產品取消加工貿易限制,進一步提高部分輕工產品出口退稅率”。因此造紙企業一直寄希望于國家能出臺惠及造紙產品出口的相關細則,而3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六大類產品調整出口退稅率”中,造紙被排除在外。這個消息讓那些翹首期盼甘霖的企業不免有些失望。出口份額較高的紙和紙板生產企業對出口退稅的期望自然不必多說,對于出口不多的紙漿生產企業,雖然國際市場低迷,價格下降,但出口部分產品已經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保生存、保發展的自救措施之一,而出口退稅無疑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熱切期待的希望所在。
以山東這個造紙大省的企業亞太森博漿紙有限公司(簡稱亞太森博)為例,據了解,亞太森博的制漿原料木片大部分來自其控股公司——亞太資源集團在國外的原料林。據該企業管理人員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亞太森博2008年的效益較2007年大幅下滑2/3。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中,木漿價格下跌了1/2,白卡紙價格也下跌了40%。盡管價格下降,但這2種產品價格在國內同行中還算是高的,從中可推測出其他同類企業業績的下滑程度。該公司2009年的目標就是經營持平。國內市場萎縮、產品價格下降,使亞太森博這樣的中國漿紙企業正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巴西等國的企業正以超低漿價沖擊國內市場,更使中國大型制漿企業的經營狀況雪上加霜,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如果不考慮關稅因素,木漿出口外銷價格較國內銷售價格高出50美元/t左右,但如果加上目前國家對木漿出口征收的10%關稅,就不具競爭力了,沒有利潤可言。一位漿紙企業管理人員說,現在生產木漿虧損,但若停產則虧損更大。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如果國家在出口關稅上對企業沒有一定的支持,很難走出困境。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漿紙生產企業就開始陸續走入了不景氣的漩渦,在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下掙扎求存。整個行業都在呼吁國家有關部門能充分考慮行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通過恢復木片加工貿易、降低木漿出口關稅、提高出口退稅率來拓展國際市場,為企業尋求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這些措施對緩解企業危機、穩定生產、促進就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造紙產業是與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關系密切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產業的輻射面和拉動作用較大,如果恢復木片加工貿易及木漿產品出口免稅,對振興整個制漿造紙行業、抑制當前出口下滑局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造紙行業一直希望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盡快出臺。具體包括適度提高產品出口退稅率、恢復廢紙加工貿易、建立國家和地方產品以及原料儲備等。如果以上細則出臺,無疑將會給造紙企業帶來發展動力。為了使企業能在國際產業變革中生存和發展,尋找新的機遇,造紙企業期望國家應盡快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稅費減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擔
企業普遍反映,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稅費下調或減免對緩解危機也有一定作用。就亞太森博來說,除了上繳營業稅、所得稅、增值稅三大主體稅以外,還需上繳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海域使用費、排污費、河道工程維護費等等,2008年共上繳各類稅費達上億元。這部分稅費對企業現在所處的階段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據了解,經濟危機爆發后,國家研究出臺了一些稅費改革措施,像增值稅轉型和促進輕紡工業發展政策措施等,對企業來說都屬政策利好。另外各地方政府也相應出臺了一些政策,比如山東省的海域使用費現在就可以減免了;山東省的河道工程維護費,以前根據銷售額的1‰來征收,從企業呼吁后,地方政府決定2年內全部免除。山東省政府和日照市政府也都出臺了支持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這些稅費的減免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但因為造紙行業在經濟周期中相對處于中后端,在政府投資、振興的規劃中,造紙行業的受益相對滯后,只有等到經濟環境恢復之后,造紙行業才會有大的起色,因此多家企業還在進一步呼吁從國家的層面更進一步地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矛盾,給予造紙行業更大的政策扶持。各企業都表示,相比于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市場形勢有所好轉,但要確實走出困境,還需等待市場進一步回暖和更多直接的政策利好扶持,減免稅費無疑是目前幫助企業緩解危機的有力措施之一。
壓力之下保生存 求發展
經歷了不尋常的2008年,2009年對于造紙企業來說也是極具挑戰的一年,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加上消化金融危機的影響,可謂壓力重重。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保生存是企業目前的第一要務,要保生存就得在困境中尋找機遇。大多數企業還是在積極創造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以待經濟復蘇后有更大的發展。據了解,當前企業庫存已下降至正常范圍,有些已恢復滿負荷生產,普遍反映企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對2009年還是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在保生存、求發展的戰役中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管理的創新并付諸實施,在困境中不斷夯實企業發展的根基。有些企業利用以銷定產、半停半產的時機,加強管理工作,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加強管理,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調整管理架構、進行管理理念培訓、開展精細化管理活動,使企業經營從“粗放”向“精細”過渡,由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從而創造了效益。亞太森博的管理層在經濟危機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未雨綢繆,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在企業內部實施開源節流,大幅度降低成本,包括生產運營的直接成本和管理費用;并利用國家對行業的支持性政策,做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技術創新、資源綜合利用等工作。最近,美國某公司造紙設備保養解決方案所設立的工廠設備零故障目標成為目前最具吸引力的管理模式,但能否真正實現設備零故障還有待考察。
走訪中發現,大多數企業都深刻意識到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的重要性,意識到在大眾化產品價格下滑的情況下,應及時調整產品品種,通過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或通過節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獲得效益。一位企業負責人說: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與企業的生存息息相關。另外,節能和綜合利用也很重要,節能降低了生產成本,綜合利用創造了效益,所以節能和綜合利用會相應給企業帶來利潤,企業應高度重視,否則在此經濟形勢下企業難以生存下去,挖掘節能潛力已成為企業保生存的措施之一。有些企業從小處著手,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配置,降低能耗水平,比如回收干燥部蒸汽、選擇合適真空泵、電機變頻改造、加大原料篩選力度、實施廢棄物綜合利用等,以前看似不起眼的小改小革成了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危機將加快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
此次走訪感受最深的是:企業在微利的情況下積極實施技改,在產品結構調整、節能和綜合利用上下功夫,以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為達到國家新的《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增上節能減排設施;加強企業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整個行業正在經歷優化的結構調整。
為了能達到新環保標準的要求,很多企業都在積極行動,抓緊時間增上節能減排設施或進行技術改造。大型企業則先行一步,如亞太森博一期項目的三級處理在2007年就投入運行,并能優于新環保標準的要求,其出水CODCr小于80 mg/L,色度小于40倍,BOD5小于25 mg/L,SS小于40 mg/L,2008年公司SO2削減達250 t。在二期總投資113億元、建設100萬t/a制漿項目上也投入30億元用于引進先進的環保設施,環保投資占項目總投資的30.3%,充分發揮了跨國大企業資金、技術密集的優勢,這是一般企業難以企及的。從目前的形勢看,有實效的減排環保設備很受青睞。但同時也發現,有些號稱可使廢水達到“零排放”的技術和工藝在有些企業應用后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值得提醒企業的是,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看清一些技術的適用范圍,不要盲目引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企業也反映,污水治理確實占用了企業很大一部分資金,雖然各企業都已意識到達標排放的重要性,尤其是新排放標準能否按時執行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在目前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實現新標準的達標排放確實存在較大的難度。污染物排放未達到新標準要求的企業表示,盡管經營困難,還是得抓緊環保工作,爭取按時達標排放。
“全行業的達標排放”已成為造紙行業振興的前提。國家正是希望通過提高環保標準促進企業的整合和行業的結構調整,這與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提出的“加快造紙、家電、塑料等行業的技術改造,建立產業退出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是一致的。從長遠來看,造紙行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將推動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在此期間,支持優化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無疑是結構調整中必經的一步。而一些大型企業由于在環保方面投入大,面臨著比一般企業更大的經營壓力。業內專家表示,如果國家能夠對這些環保和節能減排的先進企業給予更多的扶持,對一些利用國外資源的企業在政策上避免“一刀切”的現象,無疑會加快行業調整的步伐,促進全行業早日實現健康發展。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歷史罕見的金融危機對整個造紙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將加快整個行業的重組和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為工藝、技術、設備先進,有競爭力的企業騰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國家對實施技術改造的重點企業和工程會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鼓勵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在這一點上,企業呼吁內外資應受到同樣的待遇。
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正處在一個非常時期,造紙行業要真正走出這一非常時期還需等到整個經濟轉暖。但是,也應該看到,漿紙行業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產業的輻射面廣、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較大,如有更多政策利好直接惠及造紙行業,則不但有利于造紙行業盡快走出困境,對振興社會經濟、抑制當前出口下滑局面、進而促進就業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