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竹子之鄉”美譽的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是全國最大高級竹木混合漿生產基地以及廣東最大的特種紙生產基地,全縣已形成紙業生產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是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紙漿價格一路下跌,跌幅高達45%,廣寧縣紙業發展遭遇困境。不但業內龍頭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停產的壓力,更對下游紙漿供應企業特別是一些剛引進先進設備但沒有生產和管理經驗的中小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以縣內龍頭企業廣東鼎豐紙業有限公司為例,雖然企業暫時停產可以節約每月150多萬元的工資和200多萬元的其他開支,但這對上下游企業影響很大,將使紙業的這個冬天更加雪上加霜。
為使占全縣稅收30%的造紙企業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廣寧縣委、縣政府主動出面協調縣內各家造紙企業,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企業生產問題。為盤活該縣造紙產業,鼎豐紙業公司主動充當行業領頭羊角色,整合縣內其他特種紙企業生產資源,為下游紙漿生產企業提供紙漿,保證其生產,主動承包其他企業暫時閑置的先進機器,更按照原企業的用工要求及工資待遇保留全部工人。鼎豐公司總經理向縣領導和工會主席保證,什么都可以裁,但不會裁工人,什么都可以減,但不會減人工。對于企業的善意,工人以實際行動給予了報答,采購人員積極降低原材料成本,管理人員在企業大練內功,科研人員積極開發新品種桉木漿。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產品產量、產品質量都上去了,企業基本達到產銷平衡,虧損也逐步減少。
廣寧縣紙業企業抱團過冬的做法,一方面使行業的龍頭企業減少了產品積壓,使企業自身能正常生產,保持了竹木資源收購順暢,保證了當地竹農的增收,另一方面,也盤活了下游企業,使相關企業不但擺脫了停產、機器閑置、工人停工的困境,還壯大了生產規模,特別是使下游企業的技術人員提早接觸到新設備、新工藝,為企業占據市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政府也能收到一定的利稅,銀行的貸款也能及時回收,保證了市場的穩定,創造了一個企業贏、銀行贏、工人贏、竹農贏、政府贏的“多贏”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