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APP在西南林學院開展循環經濟主題講座
 
http://www.hnckzkzs.com  2009-04-17 新華網

  2009年4月2日,APP中國林務外宣部在西南林學院開展了《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展望》及《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的主題講座。這是APP中國在躬行實踐積極推動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增長模式之后,在宣傳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同時,也是校企聯動將企業發展實踐與高校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理念相結合,從而達到使高校學子通過了解企業發展來增強對社會認知的預期。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企業和高校相互配合促進在校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新探索。

  在背景層面,09年1月1日循環經濟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尤其是全國兩會召開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相繼出臺,社會公眾對企業開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有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更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社會各界對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經濟發展模式展開了反思,對資源循環利用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也包括全國廣大高校學子。然而,什么是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為什么創造了經濟奇跡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會走向自然生態環境的反面而成為人類的敵人?循環經濟增長模式能滿足未來人類經濟社會預期嗎?其理論基礎是什么?有范本可以學習嗎?等等這些問題,都有一個普及和深入的問題。在發展層面,如果沒有足夠的關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文化積淀和全民預期,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只能是空中樓閣,讓人可望而不可及。誠如價值中國意見領袖陳嘉珉教授所言,在非可持續增長方式重壓下期待已久的《循環經濟促進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實施90余天來,除開中央聲音、除開中央眼皮底下的北京市出臺《北京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全國各地依然處在經濟和自然的"冬眠"之中,對《循環經濟促進法》還未引起實質性反響,地方政府"雷聲"(輿論)小,"雨點"(行動)也小。

  在范本層面,APP中國作為中國造紙企業的優秀代表,多年來經過不斷努力和持續改進,通過建設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模式,企業在循環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堅持生態營林、環保制漿、綠色造紙的經營理念,在國內建設了諸如金東紙業、金海漿紙、寧波中華等現代化漿紙企業。誠如生態環保專家黃元河教授所說,在造紙行業整體排污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林漿紙一體化標桿企業如APP中國等,通過導入林紙循環先進理念和技術,其噸漿水耗已經能夠做到28噸(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為35-41噸)、噸紙水耗做到10噸(目前國際先進水平在12-18噸之間),噸漿廢水排放量做到17噸(領先目前國內行業標準92.3%,領先國際先進水平37%)、噸紙廢水排放量做到9噸(比國內行業標準的1/6還少),噸漿產生的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做到2.16千克(遠低于目前88千克的國內行業標準和國際公認的8千克先進水平)、噸紙產生的COD排放量做到0.61千克(約為目前國內行業標準的1/10)。就當前所取得的成績看,這既是世界造紙發展的潮流,更是中國傳統造紙追趕的目標。其標桿性意義非凡,同時也為中國紙業如何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開了一個好頭。

  結合上述范本實踐,在西南林學院開展的講座中,APP中國林務外宣部總監蔣伏利先生為西南林學子作了題為《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展望》的主題報告。蔣伏利先生從經濟學發展歷程入手,著重解剖了傳統經濟學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指出:當今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須臾不能割裂的依存共生之復雜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得以存在的基礎或者前提只能是也必須是生態系統。在人口、資源、環境等社會經濟發展諸要素中,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終極物質來源。在傳統資本主義經濟學主導的社會經濟發展中,人與自然之間即傳統經濟學與自然生態的矛盾關系,產生了全球性兩大環境問題:一是自然資源耗竭。表現在兩方面:可更新資源的破壞日益加。徊豢筛沦Y源儲量不斷減少,有的瀕臨枯竭。二是對自然環境的污染。表現為全球氣候變暖,城市空氣和噪音污染,食物污染等。鑒于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及傳統資本主義經濟學正在走向反動,正在成為自然生態和人類的敵人,所以,如何反思并架構、推動一種新的經濟學來指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即法國生態經濟學家勒內o帕塞所說的,如何創造一個能考慮到這個復雜世界中相互依存的各種因素的新的經濟學方法,是將來之事,更是當務之急。好在基于反思精神并揚棄、超越傳統經濟學的生態經濟學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上世紀已經誕生、發展并開始在今天的中國和世界指導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經濟學研究與傳統經濟學研究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前者將生態和經濟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改變了傳統經濟學的研究思路,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新觀念的產生。脫胎于生態經濟學的循環經濟增長模式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其中的范本便是APP中國實踐和推動的林漿紙一體化循環。

  APP中國林務外宣部任文斌處長則通過解析APP林漿紙一體化案例為同學們做了《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的專題演講。通過此演講,任文斌先生全面介紹了我國森林分類經營、人工林發展以及我國林業產業與世界的差距及對造紙業的影響。利用大量豐富的圖片介紹了APP中國發展造紙原料林基地過程中堅持"科技營林、依法營林、生態營林"理念及其實踐。其范本意義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一是恪守中國法律法規,并將這些法律法規融入到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營林實踐和人工造林管理系統之中,嚴格按照中國政府制訂的森林分類經營原則,營造人工林,保護天然林。二是繼續加大現代造林先進栽培技術的研究,進一步建設并強化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林木研發中心及其輻射功能,幫助中國現代造林及育苗技術發展到更高的水平。三是一如既往采用現代先進造林技術,在政府批準的規劃區內營造政府許可的人工林,努力提高單位面積林木生長量,以滿足中國造紙業日益增長的木漿原料需求。四是對成熟人工林進行科學分期輪伐,每年采伐成熟人工林林木的1/6并立即重植或萌芽更新,保持5/6以上的人工林綠地面積,以維護生態平衡。五是通過實行科學和完善的木漿原料采購體系及嚴格的監管鏈,確保制漿造紙使用的木材原料來源都是合法的,并通過國內、國際合法森林認證。六是繼續加強與國內外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進行科研合作,積極開展人工林與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探索、實踐人工林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和諧之路。

  APP中國林務外宣部在西南林學院進行的主題講座,引發了西南林學子對林漿紙一體化循環經濟增長模式的廣泛關注和空前的熱情。用西南林領導的話說,APP中國此次西南林講座成果豐碩,達到并超出了預期。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十大新聞 ·振興規劃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紙制品 ·紙張 ·包裝 ·出版 更多
·APP(中國)入選跨國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榜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