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起,我省掀起了一場造紙企業污染整治行動。整治行動有何成效?污染大戶關門了嗎?今起至25日,省政府辦公廳將聯合省環保局、省發改委、省建設廳等9部門,組成4個考核驗收組,分赴各市州進行檢查。沒有通過考核的企業,一律關停。
2006年,我省關停洞庭湖區域234家造紙企業,洞庭湖水質得到極大好轉。去年,我省又分階段對洞庭湖區域外的全省500多家造紙企業進行了停產整治。
據了解,本次造紙企業考核主要是以暗訪為主,驗收的目標是我省在大規模治理之后,保留下來的265家造紙企業。這些企業主要是由化學制漿年產5萬噸和再生造紙1萬噸以上兩種類型構成。省環保局表示,此次驗收的另一個背景,在于我省污染排放情況出現了反彈。今年年初,省環保局對我省的52家工業企業進行抽查,結果發現超標排放的就有26家,占到了抽查總數的一半。不過即使省內造紙企業通過了這一輪考核,5月份開始實施的新國家排放標準又將讓他們面臨新的考驗。
根據國家新標準,化學制漿企業的COD排放上限,將由現在每升400毫克削減至每升150毫克;再生造紙企業的COD排放上限,則由現在的每升100毫克削減至每升80毫克。要達到這一標準,企業處理廢水的成本可能會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