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博匯紙業、太陽紙業、美利紙業等造紙類股票紛紛位于漲幅排行榜前列。有關媒體報道,輕工業振興規劃細則四月份有望得以出臺。據悉,輕工業振興規劃包括提振內需和促進出口兩條主線。除了紡織業外,造紙和家電將承擔促進出口和拉動內需任務,成為此次振興規劃的最大受益者。
去庫存化效果顯著
隨著連續8年高達18%的增長率,我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造紙量最大的國家。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紙業市場一度低迷,產品和原料價格下跌,造紙企業盈利迅速下滑。與此同時,各大企業都計提了大量的跌價準備,使得虧損在2008年確認,因此2008年12月份成為盈利的低點。
不過造紙企業不斷進行結構調整以在整體需求萎靡的情況下通過提升自身市場份額來擴大銷量,確保業績穩定增長。很多企業通過前期減產、降價促銷,降低產能利用率匹配新需求等措施,使得紙價企穩庫存開始下降,可以說困擾企業的高庫存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數據表明供需基本達到平衡,這個平衡的低點大致出現在2008年12月。當前整個行業庫存已基本降至正常范圍,紙企庫存明顯下降。就目前來看,不少經銷商也認為目前價格已接近短期低位,并增加了少量紙品存貨采購;同時,造紙企業開工率有所回升,一季度市場銷售情況環比略有好轉,產銷平衡。隨著高位原料庫存消化殆盡,最差的時刻即將過去。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主要紙種的價格在2008年12月達到低點之后,白卡、銅版紙均在09年1月有小幅提價,其他紙種保持平穩;加之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紙種的盈利情況有望穩步回升。
產業振興呵護備致
我國紙業市場屬相對封閉的國內市場,這決定了其需求主要受國內經濟影響。未來經濟增長將更多地以投資拉動,使單位GDP紙品消費量下降,在GDP增長8%和單位實際GDP紙品需求下降40噸/億元的假設下,2009年紙業需求預期增長5.6%,而2010年的增長可能達到8.8%,這足以支持行業景氣回升期的判斷。
造紙行業在經濟周期中相對處于中后端,因此在此輪政府投資主導的經濟回暖中,造紙受益相對滯后,事實上,在本輪股市反彈中,紙業股票也漲幅相對較小。而隨著國內外經濟逐漸企穩回升,造紙行業的需求有望逐漸回暖;政策面上,2009年2月19日國務院原則通過的輕工業振興規劃對提振行業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今天有關媒體關于輕工業振興規劃細則四月份有望得以出臺的消息無疑進一步給造紙板塊帶來促動。
有關人士曾表示,造紙規劃的最大亮點在于通過鼓勵出口緩解造紙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具體措施包括適度提高產品出口退稅率、恢復廢紙加工貿易、繼續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建立國家和地方產品以及原料儲備等。
此外,今年5月份實施的新環保標準,將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使產業集中度分散的文化紙受益最為明顯,紙種景氣預期沿著“低檔文化紙-中高檔文化紙-新聞紙”路徑逐級傳導,形成大文化紙率先突圍行業景氣谷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