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維權‘娘家’,可以保護我們的發明創造,讓浙江竹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底氣更足,不再是單打獨斗了!闭憬涝V駱I開發有限公司老總陳永興說。
他說的“娘家”是指南林(指南方林業)竹產業知識產權聯盟,也是中國首個竹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昨天上午,經民政部門批準,這個全國性的知識產權聯盟在竹鄉安吉正式成立。
聯盟是由國內32家知名竹制品企業、上海華誠律師事務所等聯手發起的,選擇安吉是因為,安吉用不到全國2%的竹資源創造了全國18%的竹產業總值。去年全縣竹產業總值達108億元。
放大到整個浙江,全省竹林面積占全國總量1/6,但竹產業產值占全國總量1/3。截至去年,浙江共有竹加工企業6000多家,從業人員300多萬人。
在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齊生看來,成立聯盟是為了適應國際規則需要和應對金融危機影響。
先說國際規則,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竹材生產國,但知識產權申請保護一直是浙江乃至全國竹制品企業面臨的一大課題。5年前,一場海外專利糾紛,曾讓安吉遭遇“竹鄉”無權賣竹席的尷尬。
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后,以出口為主的中國竹制品行業,更是面臨嚴峻考驗,很多竹制品企業出口下滑,利潤減少。
張齊生認為,建立聯盟,企業抱團取暖,至少可實現以下目的:聯盟內專利交叉使用,利用集體的力量,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抵制國內外的侵權行為;通過專利共享,促進聯盟內企業間的技術互補,避免重復開發,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今后專利共享后,可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抵制劣質產品,凈化市場。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協調保護司副司長何越峰很贊同這一做法。他說,在特定歷史時期,聯盟可使竹制品企業團結起來做強,國家也有意選擇竹產業作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試點。
鏈接
林業產業已被列入國務院行業振興規劃,國家林業局正在會同其他部門,一起制定《林業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國家初步的規劃編制意見是將林業加工產品分為十大門類,包括人造板、家具、造紙、竹產品、林化產品、生物制藥等。其中人造板被認為是最重點的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