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望出臺的輕工振興規劃即將對造紙行業帶來實質利好。分析人士指出,該規劃將對造紙行業產生三方面效果,即改善供需關系,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獲得資金財稅支持,將對行業景氣度帶來明顯提升。
促出口是消化庫存關鍵
輕工行業涉及服裝、食品、家電、造紙、塑料、皮革、五金、電池、照明電器、洗滌、輕工裝備等子行業,其中服裝、家電和造紙是資本市場上的主力軍。此次即將出臺的輕工業振興規劃歷經多次修改,包括提振內需和促進出口兩條主線。除了紡織業已經單獨出臺振興規劃,造紙和家電分別承擔促進出口和拉動內需任務,成為此次振興規劃的最大受益者。
國信證券造紙行業首席分析師李世新認為,造紙規劃的最大亮點在于通過鼓勵出口緩解造紙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具體措施包括適度提高產品出口退稅率、恢復廢紙加工貿易、繼續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建立國家和地方產品以及原料儲備等。
李世新說,此次改善供需關系既是規劃的亮點也是重點,通過擴大出口和淘汰存量產能的方式可以減輕國內供給壓力,提高產品利潤率、增加產銷量,有可能促進行業盈利能力的恢復。
此前造紙行業數據顯示,由于海外出口受阻,2008年造紙業遭遇了較為嚴重的庫存積壓。
李世新認為,雖然從環保、節能等角度考慮,造紙企業出口退稅率提高程度不會太高,但仍然會對造紙業產生實質利好。數據顯示,2007年,紙品出口比例只有6.3%,但出口增速(1999-2007)的年復合增值率達到42%,而且該數值是在以往零退稅和部分加工貿易禁止的背景下取得,因此造紙行業的真實出口能力并沒有充分發揮。
出口方面,華泰股份、晨鳴紙業或將因為較大的產品出口份額而受益;此外,恢復廢紙貿易加工將使以廢紙為主要原料的華泰股份額外受惠。
建收儲制度消化庫存
規劃中還提出要建立國家儲備機制消化庫存。據接觸方案的人士透露,為緩解企業在庫存方面的壓力,將選擇國家儲備和臨時儲備兩種方式收購。包括增加糖、乳制品、鹽、紙漿及紙張等產品的收儲,推動中央食鹽儲備倉儲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建立國家和地方儲備制度;同時選擇試點企業實施臨時動態儲備,以2008年第四季度積壓產品為基數,銀行給予足額流動資金專項貸款,國家給予一年全額貼息支持,待市場恢復時銷售還貸。
李世新認為,這兩種做法屬于國家和地方財政針對行業階段性惡化而進行的資金急救措施,尤其后者,更是一種短期的資金援助行為,持續收儲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上述幾項措施之外,造紙企業的稅率有望降低,將與被認定為高新企業15%的稅率水平相當。但這一點不包括在振興規劃中。
造紙行業協會有關人士透露,造紙企業在2008年末曾聯名上書,要求針對行業困境出臺一系列政策,其中就包括降低稅率。目前造紙企業普遍采取的是25%稅率。
李世新認為,在國家密集出臺政策的前提下,企業的生產秩序正在得到初步恢復,加之部分項目的建投速度減小,部分紙種的供給壓力小于此前預期,這有利于改進供需關系。
銀河證券研究員葉云燕也認為,近期紙品價格的企穩上漲標志著紙業鏈“再平衡”過程接近尾聲,這也說明造紙行業的景氣度有望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