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的最后一個辦公會議,研究項目環保審批;春節后的第一個辦公會議,又是研究項目環保審批,面對已經展開的“保增長”投資熱潮,省環保局局長蔣益民顯得更加忙碌。
“‘保增長’,是今年湖南省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蔣益民說,“省環保局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快項目審批,促進更多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項目盡快上馬,促進湖南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這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良機,蔣益民說,由于歷史的原因,湖南省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還占相當大比重,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大,多項重金屬排放量居全國首位。在這一輪保增長中,讓更多的“兩型”產業乘勢而上,將大大優化湖南省的經濟結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特別是在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中,環保部門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轉型。
會不會要“保增長”了,就降低門檻,使一些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項目也勉強獲得通過呢?蔣益民堅決予以否定。他說,不能重蹈覆轍。亞洲金融危機后,為應對危機影響,不少地方“先上車,后補票”,上了一大批項目,有不少在環保上過不了關,最終得不償失。某省有一個湖泊,過去清澈見底,后來沿湖建起了小化工廠。這些化工廠一共上繳稅收才2000萬元,而治理它們產生的砷污染需投入30億至50億元。湖南省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近兩年,湖南省關閉洞庭湖區234家造紙企業和非洞庭湖地區583家造紙企業,關閉12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淘汰水泥落后產能940萬噸。按照省委、省政府守住“四條底線”的要求,環保部門將繼續嚴把審批關,絕不允許以“保增長”名義,突擊上馬一批重復建設和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
環保項目本身就是保增長的重要內容。蔣益民說,國務院促進經濟增長的十大措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就是其中之一。4萬億的投資里面,環保項目就有3000多億元。主要內容有三個:一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二是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三是工業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項目建設。省委、省政府通過加大環保投入,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心十分堅定,對環保寄予了厚望。2008年,湖南省完成工程減排項目902個,其中二氧化硫項目433個,化學需氧量項目469個,建成自動在線監控設施251臺套。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有27座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86座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全部113家污水處理廠和5500公里配套管網建成后,將實現139億元的投資拉動。已進入第二年的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行動,涉及項目1377個,全部完成將實現174億元的投資拉動,目前湖南省正積極爭取將湘江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納入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環保方面的拉動將會更大。加大環保投入,將對拉動內需保增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很多多年想做、盼望做而沒能做的事,由于國家的保增長政策,出現了做成的希望。蔣益民說,環保部門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搶抓機遇,積極申報項目,加大環保投入,為湖南省的科學跨越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