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天(1月8日)召開的浙江省環保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08年浙江省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太湖流域我省境內藍藻面積同比明顯下降,入湖斷面水質基本保持穩定;去年第三季度起,我省建立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預警制度,這一制度有效保證了浙江省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減排超額完成同比分別下降3%的年度目標任務。
昨天,浙江省環保局還公布了2009年全省環保工作的預期目標: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分別下降3%左右;地表水水質達標率達到61%以上;所有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天數大于292天/年。
太湖藍藻面積下降
目前太湖流域浙江省境內藍藻面積明顯下降,6個入湖斷面水質中,只有長興港的新塘為四類水質,其他均達到三類水質。地表水市縣交界斷面達標率為49.6%,其中錢塘江流域達到55.2%。
2009年,要確保浙江省太湖流域斷面水質達三類以上;加強錢塘江流域氮磷污染控制和重點河段監管,確保市、縣交界斷面達標率達65%以上。
重污染行業 準入門檻高了
以前的造紙舊工藝,生產一噸紙需要用60噸水,排放出近50噸的工業廢水,污染嚴重。以后這樣的項目再也批不出來了。省環保局規劃建設處有關負責人說,近期將出臺針對化工、造紙和印染三個行業的環境準入條件,以后上這三個行業的新項目、新企業將嚴格按照標準設限。
2009年起,浙江省環保局將開展對熱電、電鍍和制革業環境準入條件的研究,預計明年將會實施。據了解,對重污染行業的設限條件,在全國也處于前列。
氮磷不能隨便排放了
進污水處理廠的工業污水,以前一般只要求COD(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達標就行了。事實上,由于污水處理廠的氮磷處理能力有限,經污水處理廠排放出的水中,氮磷含量很高,影響了地表水的水質,也影響了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達標率。
2009年,浙江省環保局將制定浙江省集中污水處理廠氮磷進管標準,企業將污水排放到污水處理廠前,需要先自行處理氮磷含量,達到標準后才允許排入污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