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使外向經濟主導、資源消耗型、高能耗型、資金密集型的中國造紙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在這個非常時期,造紙業應緊緊抓住中央刺激內需的利好時機,主動求變來應對挑戰。
中國造紙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十年,雖然紙業在成長,但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于世界經濟衰退,首次出現了庫存與應收賬款同時“雙增長”。有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紙品庫存量同比增長32%,增幅比去年增加了24%;產銷率為97.27%,同比去年下降1.1%。今年全年應收賬款達到394億元,同比增長2.79%,增幅亦高于去年同期。
本輪造紙業遭受的困境,與前幾年自身盲目擴大產能有關。作為資金密集性行業,中國造紙業在2002年以后進行了全行業的技術更新,以APP代表的龍頭企業利用資金優勢,紛紛上馬高機速、寬紙幅、大產量的設備。2008年,年產超百萬噸的紙企達到7家。產能突然擴張,但需求沒有相應地擴張,釀成全行業性“供過于求”。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曾指出,今年全年紙品產能為8000億噸左右,而全年需求不足8000億噸,企業普遍采取了限產保價的做法。趙偉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紙品產量同比增長11.67%,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3.26個百分點。前5個月,每月產量同比增幅還在12%-19%的兩位數之間,月均增幅為14%;進入6月后的3個月內,每月增幅只有5%-6%,比去年同期回落10個-15個百分點。
造紙業應改變多年來的“兩高一資”的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通過節能降耗減少生產成本。對環保、排污不達標的企業進行關停并轉,淘汰落后生產模式,加速轉型升級。自2009年5月1日起,我國制漿造紙企業將執行新的污水排放標準,新標準的排放要求與原有標準相比大幅提高,并取消了對非木漿制漿造紙企業寬松的排放政策,屆時又將有一批排放不達標的中小造紙企業面臨淘汰,存活下來的企業,將會迎來新的快速發展機遇。國家推行的節能減排政策對造紙行業的整合結果,一定程度減少2009年紙制品的供給,從而促使造紙行業毛利率的整體提升。
此外,拉動國內外需求,尤其是海外廣闊的市場,在歐美市場短期之內需求量可能無法恢復的情況下,把目光投向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及國內農村市場。因此加快結構調整,優化企業內部生產結構,集中做好優勢產品,尋求造紙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基礎原材料價格降低,大幅減少了設備改造和新建產能的投資成本,企業還紛紛采取了各種措施來進行自救,如APP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繼續鞏固和提升國內外市場的份額,在盈利及現金流下滑之下,縮減投資和經營開支,優化財務結構。
近期央行大幅度降息,同時增值稅改革明確表示“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所指方向均是鼓勵企業進行基建投資,擴大產能規模。造紙行業的特點在于資本開支較大,行業將充分受益于增值稅轉型,幾大龍頭企業,如APP金桂紙業、晨鳴紙業湛江項目等將加快投資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