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我國造紙工業的原材料和環境污染問題,我國早在1982年就提出林漿紙一體化經營模式。金光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PP)在我國率先造林,引進速生豐產林生產技術,大幅度提高了造林的效率和效益,使造林成為有利可圖的產業。自1992年至2008年12月,APP在中國共營造林近500萬畝,是我國速生豐產林面積最大的企業。
APP的環境保護從軟件著手,以國際環境管理標準為企業的環境管理標準,是中國通過ISO14001環保認證最多的漿紙業集團,在華共11家工廠通過該國際環保認證,并且旗下寧波中華紙業是中國第一家通過此認證的造紙企業。在華首批建設的5家林場已于2001年10月一次性通過ISO14001國際環保體系認證,是中國首批通過此認證的林場。旗下金東紙業有限公司和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分別于2004年和2005 年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布的"環境友好企業"稱號。
旗下金海漿紙有限公司的蒸煮工藝具有蒸煮溫度低、耗能及耗堿量低、洗滌效果好等特點。一是低溫蒸煮將水和漂白藥品耗用降到最低,二是漂白水可以循環使用。因此,漂白環節污染物產生量和耗水量大幅度降低。此外,金海漿紙的清沽生產工藝還包括其他生產的輔助環節,如切片工藝.均勻、優質的木片保證了低溫蒸煮達到預期效果。金海漿紙的堿回收系統同時也承擔了資源回收和發電的熱量及蒸汽生產任務,還燃燒了惡臭和蒸煮廢液中木質素。金東的清潔生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金東歷年平均單位產品能耗僅為國內平均水平的38%,為國際先進水平的81%。
由于制漿工業本身的重污染特性,清潔生產過程中還不可避免產生大量的污染物。金海漿一期總投資102億元,其中環境保護投資高達24億元,占總投資的24%,其中1.2億用于興建三級污水處理廠,對生產廢水進行處理后進行深海排放。金東的累積污染治理投資也高達9 億元。
制漿行業是重污染行業,我國2003年造紙及紙制品行業達標率85.9%。然而金海漿的各類污染排放水平都遠低于我國現行的造紙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金海漿噸漿廢水排放量不超過17噸(領先目前國內行業標準92.3%,領先國際先進水平37%), COD、BOD、懸浮物排放量只有3%,三種污染物的平均排放濃度都不足國家有關控制標準的30%。金東噸紙平均廢水排放量只有國家標準值的14%;COD和SS排放量只有國家標準值的6%,廢水平均排放濃度約為國家標準值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