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賓陽縣采訪了解到,該縣造紙企業在環境污染專項整治之后,生產企業從原來的106家減少到現在的42家,年生產能力卻從27萬噸提高到現在的64萬噸。9月27日,在賓陽縣召開的南寧市廢紙造紙企業環境污染專項整治污染減排現場會對該縣的成果給以了充分肯定。
據介紹,造紙業是賓陽縣的傳統產業。整治前,全縣使用機械生產并具有單獨法人資格造紙企業共106家,占全市廢紙造紙企業總數的80%。這些企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效益不高,清潔生產水平低,環保治理設施配套不完善,致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只經過簡單的物化處理,大部分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外環境,對局部區域河流和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廣大群眾對造紙業的排污問題反映強烈,每年因這些企業排污問題而引起的廠群糾紛占全縣環境糾紛的30%以上,是南寧市廢紙造紙污染專項整治的重點。
從去年開始,賓陽縣著手開展造紙企業環境污染專項整治及節能減排工作,積極指導和服務企業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完善治污設施和改進工藝,使企業做到廢物利用、節能環保、少排放多循環使用。嚴格對企業產能、廢水物化處理、生化系統、廢氣脫硫除塵系統、廠容廠貌以及環境事故應急措施等進行把關,不符合條件的企業一律不批準生產。
賓陽縣環保局副局長盧曉銘告訴記者,整治后,賓陽縣目前已有42家造紙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獲得市環保局審批,生產工藝和設備有了較大改進,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排放的廢氣全部采用脫硫除塵裝置進行脫硫除塵處理,境內的沙江、勒馬江、圳蕩河的河水水質與去年同期相比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全縣因造紙企業排污引發的廠群糾紛僅1起,去年這樣的糾紛就發生了40多起。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造紙行業逐步實現了規模化經營、環保升級改造和持續健康發展。
盧曉銘舉例說,賓陽縣金山紙業有限公司經過原址擴建改造后,年生產能力從原來的2000噸提高到了現在的1.2萬噸,年排污量由原來的15噸減少到現在的1.84噸。全縣符合生產條件的造紙企業基本上淘汰原有的小型機器,采用了生產能力高的新型機器,造紙設備由原來的128臺(套)增加到現在的130臺(套),生產規模明顯擴大,生產能力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