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hnckzkzs.com
2008-09-23
國家環保部 |
9月22日,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歷屆“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代表為啟動揭幕。 作為“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的首倡者,環境保護部副部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會長潘岳表示,“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已經進行了四年,2008年度的評選意義非常特殊。2008年既見證了中華民族在巨大自然災害面前的不屈精神,也見證了奧運百年夢想的成功實現。更重要的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時,中國正面臨著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轉型,更注重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與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應當把體現這種時代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動者評選出來,通過評選活動,集中回顧和反思環保事業的成就和缺失,贏得公眾關注和參與的熱情,以傳播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推動科學發展觀的實踐。 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將突出褒獎兩大領域 在啟動儀式上,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王磐璞介紹說,2008年的評選將突出兩個重點領域,希望能夠得到公眾踴躍的提名: 一是在巨大自然災害中,如在今年的冰雪災難、地震災難、洪澇災難等,對于環境保護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群體。 二是創新綠色生活方式,例如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綠色出行、綠色創業、綠色家庭等領域內的個人或群體。 評選不分地區和國際,除了中國內地,組委會也熱忱歡迎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國際人士的提名。 王磐璞說,年度人物的評選要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明確的理念訴求、廣泛的公眾參與和強大的社會公信力。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指的是獲獎人物需是在當年環保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物,他們的行動集中體現了公民對于社會應承擔起的綠色責任。不但如此,評選工作本身也要對社會高度負責、把那些真正付出了行動且產生了積極影響的綠色人物給評選出來。 明確的理念訴求,指的是每屆評選都會根據當年的環保熱點和國內外環保新理念,有意識地選取評選主題,通過評選關鍵詞的設定,把對候選人物的評選置于更加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中,使他們的環保行為不再是單純的一種個人或群體行為,而是一種文化重構的努力。 廣泛的參與途徑,指的是年度人物的評選從提名、投票、公示、頒獎等各個環節都設置了公眾參與程序!肮簿瘛笔恰熬G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對應于中國環保事業的最終動力來源于公眾這一價值判斷。 王磐璞還表示,去年網民對反面人物的提名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為了更有效地監督那些破壞環境的人和事,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我們今年依然保留這一項并視情節予以公示。 綠色年度人物杜少中等呼吁人人都應為環境保護作貢獻 在啟動儀式上,2005、2006、2007“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趙永新、杜少中、汪永晨等共同發出呼吁:人人爭做“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人人都為環保作貢獻,讓公眾的參與、監督和發言成為綠色中國實現的制度保障。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的杜少中說,作為綠色奧運的最好體現,公眾為奧運期間良好的空氣質量維護作出了積極的奉獻,充分體現了“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強調的“新公益精神”。奧運期間的空氣是過去十年來最好的,北京8月份在空氣質量全部達標的基礎上收獲了14個一級天,超過北京10年來單月的最高紀錄。其中奧運會16天里一級天達到了10個,在這個過程中,北京廣大市民和周邊地區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充分說明環境的改善需要公眾廣泛參與,人人都要爭做綠色年中國年度人物,人人都為藍天白云作貢獻。 但是,北京的藍天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僅靠政府部門是不夠的,必須要實現最廣泛的公眾參與,“綠色奧運”的理念要通過公眾的廣泛參與持續下去。對享受了清新空氣的北京市民來說,“回到過去”肯定是不愿選擇的糟糕方向。熟悉了高速增長和激烈變動壓力中國人總算通過奧運,體會到清潔的空氣、清澈的天空以及疏朗的交通,與高速增長同樣重要。奧運會舉辦的前后兩個月時間內,北京人似乎已經開始習慣于這座城市出門終于不用車尾擠著車頭的狀態。很多有車一族已經養成了出門盡量坐地鐵的習慣。目前,垃圾分類、種植碳中和林、少開一天車等綠色出行活動越來越普及,環保理念已經逐漸深入到公民的心中。奧運空氣質量保障措施,特別是臨時減排措施落實、監管措施將在奧運會之后繼續發揮作用,不斷促進北京市環境質量改善。 公眾即日起可參與2008綠色年度人物評選投票 據主辦方介紹,“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大獎設立于2005年,由中宣部、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環境保護部七部委聯合主辦,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承辦,并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支持。 本次評選活動將從9月22日開始,至12月上旬結束。評選分為“候選人提名”、“提名人公示”、“初評產生24位候選人”、“復評從24位候選人中產生獲獎者”四個階段。 “候選人提名”階段為9月22日—10月21日,所有候選者均產生于群眾提名,公眾可以通過網頁、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提名;“提名人公示”階段為10月21日—10月31日,組委會將對所有被提名人的資格按評選辦法進行甄別,凡符合要求的被提名人都將在網上公示5天,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在公示期間如有群眾舉報哪位被提名人不符合評選要求的,經組委會核實后,將取消候選資格;11月1日—15日,組委會將通過“初評產生24位候選人”,在這個階段,組委會將通過社會調查、評委投票、網民投票三項權重相加,按降序排序,分值最高的前24人入圍候選人;11月16日—12月4日期間,組委會將通過復評從24位候選人中最終評出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12月4日,組委會將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紤]到隨時可能發生新的環境事件和人物,組委會開設了“綠色通道”,在上述“提名”、“公示”、“評選”等正常期限之外產生的有特殊價值的候選人,可以直接進入最后階段。 在評選標準上,組委會對公益、行動和影響三個關鍵詞做了具體表述: (一)公益 1、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環境意識,熱心環境保護事業,積極支持、參與并推動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開展。 2、具有鮮明的環保公益意義,體現社會發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 (二)行動 1、長期積極組織環;顒樱鎸χ卮鬄碾y、突發事件能夠挺身而出,在促進環保理念傳播或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有顯著成就。 2、充分體現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做出杰出貢獻。具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和良好的公眾形象。 (三)影響 1、積極弘揚生態文明、綠色奧運、環境文化理念,其思想、言論、行為、決策對環境保護事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2、其事跡具有先進性和典型性,對社會公眾具有明顯的帶動、導向和示范作用。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評選過程中,組委會將在《中國環境報》《深圳特區報》《香港文匯報》等平面媒體開設專欄,在人民網、搜狐網、環境保護部網站、天天65網開專題介紹產生的候選人及其故事,以方便大家深度了解候選人,投出負責任的一票。組委會負責人表示,本屆評選活動將繼續秉承“科學、透明、公平”原則進行,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