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造紙行業:林權改革東風 造紙行業受惠
 
http://www.hnckzkzs.com  2008-08-15 東方證券

    此次林權改革建立在試點省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以及保障收益權4個方面進行了細化,在保護當地林業資源的基礎上,增加農民收入,提振當地林業經濟。

  與林權改革制度安排相比,我們更為看重當地林產業的配套政策,主要體現在林業保險、信貸支持和科技服務,以及稅收優惠等等,如果沒有這些配套政策安排,林權改革的效果可能將大打折扣。從試點的江西和福建兩省市看,我們發現此兩地在信貸支持和稅收優惠方面力度較大。

  我們與市場的不同:

  市場的觀點:林權改革對林業公司影響集中在兩大方面,林地所有權的確定將帶來林業公司所持有的林地資源價值上升,并伴隨未來租地價格的上漲;經營權和收益權的明確將帶動林農植林積極性,長遠來看木材供應可能增長。

  我們的觀點:林權改革及相應配套政策的出臺將極大的調動林農及企業的種林積極性,由此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和森工產品供給將逐步增長,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認為,林權改革帶來的種林成本下降收益的提高這一良性循環被林農和市場認識仍需時間,預計要5-10年甚至更長時間,短期內林權改革對森工產品價格影響有限,租地成本由此出現較快上升的可能性較小。

  林權改革對國內造紙行業形成長期利好。但不同類型的造紙企業受到利好程度有所差異:林漿紙(準)一體化企業具有明顯的先入優勢,戰略上占據低成本的林地使其能充分分享林木價格上漲的收益;尚無自有林地的企業將面臨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等待周期性下跌還是進入一體化將是個選擇;以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相對影響最小。

  具體到上市公司,我們繼續推薦林紙一體化的造紙企業,這類公司能夠最快分享林權改革帶來的收益。

  晨鳴紙業林地資源主體是湛江項目300萬畝和可能取得的湖北黃崗100多萬畝的林地。預計公司未來2010年有望達到自有林地規模400多萬畝,林漿紙一體化格局基本完成。

  岳陽紙業也為國內林漿紙一體化領先企業。目前公司自有林地98.59萬畝,如果成功收購懷化項目,則2008年底公司林地規模將提高到201.36萬畝,公司林漿紙一體化的產業鏈打造基本完成。

  華泰股份安慶項目240萬畝,加上本部規劃60萬畝林地,至2015 - 2020年,林地資源總量達到300萬畝,公司林紙一體化達成。

    1、08年7月出臺林權改革意見導讀

    歷史上看,我國的林權改革經歷了8個階段,其中1981年開始以"穩定山權和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林業"三定"改革是此次林權改革的基礎。其后,由于制度設計不足問題導致個別地區出現濫砍濫飯現象,林權改革被迫停止。

  2003年我國重啟林權改革議程,但此次采取對部分省市進行試點。根據試點的結果來看,林改對于發展當地林業經濟,調動林農積極性和促進農民增收,以及盤活當地林業資源方面有不可否認的積極作用。因此,2008年7月,國務院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三定政策包括"穩定山權和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承包責任制"三個方面,是我們此次《意見》制定的藍本,但較“三定”政策而言,此次《意見》做了許多改進,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一下四個方面:

  1)明晰產權。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方式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林地的承包期為7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已經承包到戶或流轉的集體林地,符合法律規定、承包或流轉合同規范的,要予以維護;承包或流轉合同不規范的,由于林業資源生長周期長,效益實現時間較晚,因此此次林權改革首次提出了70年承包期滿后可以繼續承包的規定,進一步延長承包農戶的心理預期,有利于其生產經營的長期延續性。

  2)放活經營權。實行商品林、公益林分類經營管理。依法把立地條件好、采伐和經營利用不會對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區域的森林和林木,劃定為商品林;對商品林,農民可依法自主決定經營方向和經營模式,生產的木材自主銷售。

  之前的林業改革,由于管理配套落后,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亂砍亂伐現象,政府對此采取一刀切的方正,停止了分林到戶工作,挫傷了合法農戶的積極性,此次林權改革,明確提出了農戶自主經營的方針,對于商品林地,開發者可以自主決定其經營模式,由于承包期延長,農戶經營也將更加著眼于長遠可持續的林地發展戰略。

  3)落實處置權。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依法對擁有的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進行轉包、出租、轉讓、入股、抵押或作為出資、合作條件,對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開發利用。

  放活處置權利將加快林地向更有效經營集團手中集中,我們預計將來也可能出現規模經營的林業企業,從農戶手中采用租入或買斷的方式獲得林地,集中管理,獲得規;瘍瀯荨

  4)保障收益權。農戶承包經營林地的收益,歸農戶所有。嚴格禁止亂收費、亂攤派。

  育林成本雖然較種植其他農業作物為低,但風險偏大,由于育林時間長,期間發生任何意外,可能導致農戶數年心血付之東流,如果期間各類成本過高,往往導致經營者退出,所以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也是對林業個體最大保護。

  以上四項產業政策是對之前林改不全面的重大改進,但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林業未來的配套政策:科技服務;市場服務;林業防盜、防火、防蟲服務;以及和興建農業相關的保險、信貸服務;對林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我們認為單純的經營和收益權的界定并不是林權改革成功的充分條件,這些具體配套政策的出臺才能真正調動個人或企業的林業經營積極性。

    2、江西、福建等地林權改革試點

    我國在全面推廣林區林權改革之前,事先已經在多個省市進行了試點,其中森林覆蓋面積較高的江西和福建等省市是第一批試點地區。

  兩省共同特點是山地多,森林覆蓋率高,當地相當部分的農戶依靠林業為生。兩省也在開發、建設和維護林地等方面具備相當的經驗。因此,兩省在林權改革上走得較早,除了產權明晰,放活經營權和保障收益權等主要政策外,兩省政府也采取了各種相關的保險、信貸和稅收政策進行扶持,以減輕農民植林的后顧之憂。

    林業是一項高風險的行業,林木生長周期長,期初投入大,收獲期較晚決定了投資個體需要承擔較大的經營壓力,因此需要政府在林業經營初期進行扶持,從上表的配套政策來看,地方政府對于林業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尤其體現在信貸和稅收優惠方面。以稅收政策為例,地方政府大幅削減了育林基金,取消了農業特產稅、增值稅和所得稅等多項稅費,如江西省,稅費調整后,稅率從56%下降為11%,降幅超過45%。

  從2003年開始試點效果來看,林權改革以及其配套政策的出臺大大調動農民植林的積極性,并使得林業迅速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林改后的政策效果如下表所示,更為詳細的闡述請見附錄二。

    以上兩個地區的案例充分說明了林改對于發展當地林業經濟,調動林農積極性和促進農民增收,以及盤活當地林業資源方面有不可否認的作用。

  3、林權改革對于上市公司影響分析

    根據近期中央頒發的《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家將在5年左右的時間,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25億畝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和所有全落實到農戶,并核發全國統一樣式的林權證,這將惠及更多的林農。市場的觀點認為該林權改革對林業對林業公司影響集中在兩大方面:經營權明晰將帶來公司所持有的林地資源價值上升,并伴隨未來租地價格的上漲;經營權和收益權的明確將帶動林農植林積極性,長遠來看木材供應可能增長,我們與市場的不同觀點在于我們認為林權改革本身不能提振當地林業經濟,根據我們上文提到的江西和福建兩省的林權改革經驗,如果沒有相關配套政策出臺,單單所有權的劃轉不可能起到刺激林農生產積極性的效果。我們認為配套政策主要集中在信貸政策、林業保險和稅費減免等方面。

  此外,我們也相信林權改革在不同的階段,以及不同類型的公司影響是不一樣的,我們將此次林業政策對林業行業的影響劃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并對不同造紙企業影響作了不同的區分:

  3.1、對林業行業的影響

    我們將對林業企業的影響分為兩個階段,我們整體認為《意見》的出臺短期對林業企業影響較小,而在中長期隨著產權關系明晰和木材價格走高將帶來木材供應的穩定增長。

  3.1.1行業短期影響較小

    林業投入到產出至少需要6-7年時間,林業政策出臺更多的是指明了一個發展方向,在其他配套措施和推廣政策沒有落實的前提下,短期內對行業影響較小。

  從我們跟蹤的木材價格來看,市場在宣布林業政策改革后木材價格依然保持穩定,并沒有出現異動。這也說明了該政策在短期對于林業行業利好有限。

    3.1.2、中長期影響——促進森工產品供應我國國內木材供給不足,據2007年統計資料,木材產量不到7千萬立方米,每年供求缺口大約為4000萬方左右,主要依靠進口解決,對外依賴度為62%。而我國60-70%的原木從俄羅斯進口,即國內30%以上的原木需求依靠俄羅斯解決。

  但我們最大的木材來源出口近來出現收縮的現象,俄羅斯政府為發展本國木材加工業,有意減少木材出口,去年7月和今年4月提升了木材出口關稅,導致我國進口木材價格出現增長加速的現象。

  從進口木材的細分數據情況可知,進口減少主要由于自俄羅斯的進口下降所致,而且隨俄羅斯出口關稅調整4月份后進口量下降明顯。

  另據報道,俄羅斯2009年1月起木材出口關稅將從目前的25%提到80%,按照目前我國對俄羅斯的出口依賴程度,屆時我們預計2009年國內原木價格必定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木材價格漲價的刺激以及林權改革帶來的長期激勵,將提振我國國內的木材供應,從我們總結的江西和福建兩省改革的實踐來看,我們絲毫不懷疑林業政策將對林業種植面積等重要指標產生積極影響,更長的時間點上也將帶來森工產品產量的快速增長。

  歷史上,我們能夠類比的案例為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農業產出帶動。1978年農村開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糧食產量出現了快速增長,而我國一系列高產稻種如雜交稻等于1995年才開始大規模推廣運用,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排除耕地面積波動,氣候因素后,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積極性,帶動了糧食產量的大幅走高。

    因此,通過類比分析來看,我們也認為林業企業在承包責任制的刺激下,配套國家相關林業保險等政策,也將帶來森工產品產量的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如同聯產承包制一樣,林業政策的推廣以及真正產品產出需要一定的時間,如農業產出大幅增長就滯后了近4-5年,另外,我們也試圖從林業企業或個人的植林收益率進行分析以找到激勵林農積極植樹的理由,我們了解到的植林成本來看,種植林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成本:租地成本,育林基金、樹苗、化肥、檢疫費、各項稅收等。目前租地成本、樹苗和化肥等原材料成本上漲,而育林基金和稅收等下降幅度較大,但由于各個地區差異較多,因此我們無法詳盡分析具備一般性的林木收益率變化,我們將在以后的調研過程中保持持續跟蹤。

  3.2、對造紙行業的影響

    造紙行業是使用木材較多的行業之一,針對此次林權改革,我們建議投資者分成三個類別公司來觀察其影響:使用具備自有林地企業,無自有林地的企業和使用廢紙造紙企業。

  3.3.1、具備自有林地使用木漿企業——產業鏈一體化,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具備自有林地企業的可以規避上游成本上升帶來的沖擊,收益期也將大大提前,這些企業已經通過租地或和當地農戶合作的方式開展了造林合作,趁著此次改革的東風,能夠快速進入開展合作的通道。對于部分企業而言,如晨鳴、岳陽等,已經收購了林地(公司林地資源情況請參考我們中期策略報告),并已具備一定的植被,收益期將加快。我們認為大約在未來3-5年可以帶來原材料充足供應,而林權改革對其而言也不存在2-3年的推廣期滯后,相反,可以起到未來收益的加速作用。

  根據我們的思路來看,我們仍然持續推薦林漿紙一體化的企業,如晨鳴紙業、岳陽紙業和華泰股份等。

  A晨鳴紙業2008年6月通過公開發行H股籌資大力發展湛江項目,主體是300萬畝林和70萬噸漿(漂白硫酸鹽木漿)。項目最新進展租地已經達到36萬畝,中長期計劃配套300萬畝,其中自建100-150萬畝。此外,公司未來還有望在湖北黃崗取得100多萬畝的林地。我們預計公司未來2010年有望達到自有林地規模400多萬畝,造紙和制漿產能分別為320萬噸和295萬噸,自制漿比例基本達到100%,林漿紙一體化格局基本完成。

  B岳陽紙業也為國內林漿紙一體化領先企業。目前造紙產能60萬噸,自制漿產能63萬噸,自供率已經達到100%。目前公司自有林地98.59萬畝,如果成功收購懷化項目,則2008年底公司林地規模將提高到201.36萬畝,造紙產能將提高至100萬噸。由此公司林漿紙一體化的產業鏈打造基本完成,競爭優勢凸顯。

  C華泰股份安慶項目也是公司實施林紙一體化的重點項目之一,安慶項目240萬畝目前主要以雜木為主,公司計劃采用10-15年時間進行改造,加上本部60萬畝林地,至2015-2020年公司林紙一體化將完全達成,但目前公司主要產品120萬噸新聞紙不使用木漿,因此公司設立該項目主要考慮到現有40萬噸文化紙的木漿化改造以及將來木漿造紙產能擴張的需求。

  我們認為以上三家紙企在林紙一體化上領跑國內同類企業,隨林權改革東風拂來,這些企業在林地方面的收益將大大快于國內其他造紙公司。

  3.3.2、尚無自有林地的使用木漿企業——面臨木材價格上升壓力

    按照上文的預測,由于我國國內木材供應不足,長期依靠進口,俄羅斯供應占到全球的1/4,因此俄羅斯2009年起的關稅上調對此類公司收購木材價格影響很大,根據我們的初步估算,俄羅斯上調木材出口關稅至80%,國內木材價格同步上漲大約20-30%左右,對于目前此類企業經營成本可能上升10-20%的水平,經營壓力初顯。

  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林生產周期一般為6-10年左右,我們預計今年頒布法令后,需要2-3年全國普及推行,6年以上種植養護,因此造紙企業真正能夠享受到林木增產帶來原材料充足供給要推遲到1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我們認為無自有林地的企業目前將面臨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等待林木原料價格周期性下跌還是進入一體化將是個選擇。

  這類企業主要有博匯紙業、太陽紙業、景興紙業等。根據公司的未來戰略發展規劃,我們認為博匯紙業在戰略上主要以等待林木價格周期下降為主,公司表示無意對外收購林地,只在公司周邊進行原料采購;而太陽紙業逐漸開展了林紙一體化的行動,初步在老撾等地開展了林地的收購行動,目前已經取得了200公頃育林地,公司正在積極活動開展林地的進一步收購。

  3.3.3、使用廢紙為原料生產企業——受惠程度小

    目前使用的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受此次林權改革影響較小,如生產新聞紙、箱板紙為主的紙企,生產工藝中采用木漿比例很少,大約僅為5-20%的區間,因此木材價格變動對于公司成本影響不大,我們認為林權改革后木材價格的走勢對公司經營不構成實質的沖擊。

  國內此類企業主要有玖龍紙業、理文造紙、陽光紙業和華泰股份等。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此次林權改革對于有林地造紙上市公司而言,政策影響要大大好于無林地的上市公司。盡管長期來看,無自有林地的公司也能逐步感受到成本降低,但沒有自有林地企業直接和快速。

  因此,對于造紙企業而言,借助林地改革契機,我們繼續推薦具備自有林地的造紙上市公司,如晨鳴紙業和岳陽紙業。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黃志源
Copyright @ 2000-2008.Beijing IU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紙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聯系電話:010-51660216 值班電話:010-51660219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