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江蘇、浙江、上海和水利部、建設部、環保部等部門編制的《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前不久得到國務院正式批復。今天,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會同兩省一市政府在上海舉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利工作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這標志著近期到2012年、遠期到2020年的太湖水環境治理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去年太湖藍藻危機后,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受到廣泛關注。根據《方案》,太湖湖體水質到2012年要由劣Ⅴ類整體提高到Ⅴ類,2020年提高到Ⅳ類,富營養化趨勢得到遏制,到2012年,主要飲用水水源地及其輸水骨干河道水質將基本達到Ⅲ類,《方案》同時對各項污染物排放設置了具體的控制目標。會上,兩省一市明確了在水源地保護、引江濟太、水體監測、藍藻打撈、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完善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計劃,以確保完成《方案》規劃的治理目標。
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主要包括飲用水安全、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城鎮污水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容量引排、生態修復、河網整治、節水減排、監管體系建設等方面。2020年前,太湖流域將實施飲用水安全項目87個,并建立飲用水安全監測系統和預警體系,其中無錫、湖州、嘉興、杭州將建設應急水源地。在現有112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新、擴建污水處理工程154項目,新增污水處理規模398萬立方米/日。
此外,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將著重嚴控工業污染、化肥農藥減施、圍網養殖清理等方面,同時修復濕地、建設生態保護帶、進行節水減排工程。沿湖的江蘇蘇州、無錫、常州三地將關停約2400家化工企業,目前已關閉約1100家,治理期間還將重點整治超過1萬家排放不達標的化工、印染、造紙、電鍍企業。
目前,太湖流域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望亭水利樞紐改造工程等治理項目已進入施工準備階段,太湖水資源監測頻次也由三天一次加密至一天一次,為治理項目實施提供高效的信息和技術支持。今后,太湖流域將構建國家級統一的自動監測站網,布設47個自動監測站,并在各部門間實現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