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林權改革漸行漸近,資本靈敏的嗅覺早已聞到財富的誘人氣息!從偏僻山村到火熱的證券市場,一場圍繞林權改革的財富爭奪戰已經打響。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我國現有的集體林面積占全國林業總面積的57.55%,其中經濟林和竹林占全國的90%以上,在中國林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總經濟價值至少在20000億元以上。
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一本林權證引發的財富變革正蔓延開來,這里既有民企教父魯冠球的身影,也有不知名的投資者;既有上市公司的參與,也有期待在林權上掘金的……
調查·上市公司
林權財富分羹上市公司謀動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與林業相關行業面臨價值重估的機會。尤其是對一些擁有大量林業資源的企業來說,新的財富機會幾乎唾手可得,不少上市公司已蠢蠢欲動。
造紙企業2005年已動手
上市公司中,獲益最直接的可能是與林業密切相關的各林業、制漿造紙、家具等行業的企業。不少從事造紙和木材加工的上市公司為了掌控上游資源,逐漸加大對林業資源的投入。
晨鳴紙業(000488,SZ)2006年初曾公告,將在廣東湛江建立計劃總投資94億元的木漿項目,但此后由于資金等問題悄然擱置。最近,這個項目又有了消息。
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晨鳴紙業每年進口紙漿包括廢紙約7000多美元,在國內吉林、山東壽光等地也有造漿廠。湛江購地是為了減少上游原材料資源對公司發展的制約,降低外購木漿的比重,規避無漿可用的被動和風險。
作為一家掌控全國上百家出版單位新聞紙的供應商,福建南紙(600163,SH)早在2005年就由于建設“林紙一體化”項目而得到了國家專項資金的扶持,在福建省光澤縣等地組建林場。據該公司2007年年報顯示,其“年產18萬噸低定量膠印新聞紙林紙一體化”項目三通一平已完成,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宜華木業將購更多林木
涉及林板一體化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行業的企業也有所行動。
宜華木業(600978,SH)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的家具原料主要來自俄羅斯和我國東北地區,地板原料主要來自東南亞等地。雖然國家現在對原木進口實行零關稅,但由于國際木材價格的持續上漲,公司在成本上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因此開始在“林板一體化”動腦筋。目前,該公司已在江西遂川縣建立了的木制品加工廠和原料基地……協議已經簽訂,建成后,這將是宜華木業在國內擁有的第一塊商品林基地。
得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的消息后,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這意味著今后將有更多的林地可供選擇。若政策允許,宜華木業下一步的舉動定是收購更多林木。
吉林森工:靜觀其變
7月14日全面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后,早盤的林業股全面上漲,永安林業(000663,SZ)、景谷林業(600265,SH)漲停,吉林森工(600189,SH)也是飆升。有證券研究報告說,此次林業改革將帶來林業生產力的大解放,收益的企業將有景谷林業、福建南紙、吉林森工等。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吉林森工雖屬上市公司,但仍是國家控股企業,是國有性質,目前所用的東北林地多屬國家所有。此次集體林權改革的消息,對吉林森工并無實質性影響。
吉林森工董秘向記者表示,若說影響,國有的四大森工集團可能更多會與國有林權制度改革有關,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否會對它們帶來影響,還要靜觀其變。
背景資料:我國林地畝均產出僅22元
“18億畝耕地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43億畝林地卻沒解決13億人的用材問題,更沒有滿足社會對生態的需求。”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多次表示,“當前,我國林業產出率不高,林區發展落后,林農收入低,‘三林’問題突出!
我國林業用地面積2.8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27%。測算表明,我國18億畝耕地的畝均產出水平約686元,而43億畝林地資源的畝均產出水平僅22元?梢姡瑢⒋龠M農民增收的突破點從糧農轉向林農,逐步加大對林業、林區、林農的扶持力度,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