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太陽紙業的公眾開放日。30余家媒體齊聚太陽紙業,下午13:30,太陽紙業與各大媒體以及部分業內人士在太陽紙業主辦公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座談會。以下是太陽紙業董事長李洪信在會上的發言。

太陽紙業董事長李洪信在發言
尊敬的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歡迎各位朋友在百忙中來到太陽紙業,這充分表明了各位對我們的關心和關注。大家的到來,也為兗州帶來了一場久違的降雨,為夏天帶來了清涼。在座的有些是老朋友,有些是新朋友,沒有老朋友們的一貫支持,太陽紙業就不會有成功的過去;沒有新老朋友們的共同支持,太陽紙業也不會有輝煌的未來。在此,我代表7000名太陽人,對多年來關心支持太陽紙業發展的新聞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以前我們認為自己是個生產型企業,相對比較低調,沒有過多注重宣傳,與媒體的溝通不到位。企業上市后成為了一家公眾公司,要求信息公開透明,并及時準確完整地發布,我們更應該主動與各位溝通,主動尋求媒體朋友們的支持。借這個機會我表個態,今后我們將會努力與媒體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與廣大投資者保持深入透明公開的交流和溝通,所以經過研究,我們決定制定公眾開放日制度,搭建起一個與各方溝通和交流的平臺。
今天把朋友們請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太陽紙業多走走、多看看。同樣,我們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們,包括那些購買了太陽股票的投資者,包括所有關心中國造紙業發展的海內外人士,都能夠有機會到太陽紙業親自轉一轉,親眼看一看。舉辦“太陽紙業公眾開放日”這樣的活動,就是想表達我們的誠意,表達我們與社會共同成長的誠意,表達我們愿意在廣大社會公眾的幫助和支持下健康發展的誠意,表達我們愿做一家有責任感的公眾公司的誠意。
太陽紙業27年的發展歷程很不容易,當初的創業者而今有很多已經白發蒼蒼了,每每想起這二十多年都感慨萬千。企業由一個靠3萬元貸款起家的作坊式小廠起家,到今天能有這樣的規模,其間的酸甜苦辣說不完道不盡!當時我們年產量只有500噸紙,一天生產1噸多紙,年銷售收入只有30萬元。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維持企業的發展,我們創業的一班人甚至炸油條、烤面包、走街串巷來賣錢,積累實力再發展。其實中國所有民營企業的成長到現在,有哪個容易?哪個不是冒著比天還大的風險,拼著命才苦干出來的?我們沒有國家投資,沒有專業人才,說句心里話,各位媒體朋友們真應該好好給民營企業鼓鼓勁,加加油,真心地給我們挑挑毛病,提提建議,幫助我們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今天的太陽紙業正處在發展勢頭最強勁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造紙企業——美國國際紙業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長達五年之久,最終選擇太陽紙業作為亞洲市場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看中的就是太陽紙業的產業優勢、資本優勢、管理優勢和體制優勢。目前,已經完成了2個合資合作項目。雙方合作開發了填補亞洲空白的無菌液體食品包裝紙項目,將于奧運會前竣工投產。為構筑企業長久發展的原料基地,我們計劃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東南亞建立原料林和漿紙基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和戰略布局,打造林、漿、紙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建設國際化造紙大集團。目前,太陽紙業老撾分公司已經注冊成立,有關前期工作正在逐步展開。中國缺林,我們就把育林基地建到林木資源豐富的國家去。今天的太陽紙業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走出國門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參加今天會議的還有我們的紙業界的專家郭永新,一會兒他會和大家談談中國造紙行業的發展情況,相信他會給大家一個全新的造紙行業的概念。中國造紙產業的真正大發展其實就在這二十幾年。造紙業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超過美國的產業,美國對中國的第一個反補貼調查就是銅版紙,這充分說明了中國造紙業在國際上的影響。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研究決定在9月份召開首屆中國紙業發展大會。會議的宗旨就是“回顧改革輝煌成就、展示業界領袖豐采、直擊政策科技前沿、構建戰略合作平臺”,共同總結中國紙業三十年發展經驗,剖析中國紙業成功之道,探究新的發展機遇,展望中國造紙未來前景。
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造紙裝備都在中國,中國今年預計產量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造紙產業對中國來講,不僅僅是國民經濟的一根支柱,也是民族文明的一張臉面,不能搞不好,更不能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目前唯一能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只有造紙業。根據美國銳思咨詢公司PPI雜志在2007年9月份的統計,按照2006年銷售收入排名,太陽紙業位列世界造紙百強第86位,所以我們有一個目標,躋身世界造紙50強,打造世界一流的造紙強企,為中國造紙人爭口氣,這個目標爭取在2011年實現,這也是我們努力發展的一個強大動力。
誠然,造紙業在外部形象上一直被誤解,社會上經常把它和污染掛鉤。對這個問題沒有別的辦法,要想摘掉“污染大戶”的帽子,只能依靠我們造紙從業者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人們的偏見。熟悉造紙行業的人可能知道,造紙業的污染主要是過去很長時間實行的“以草為主”的產業政策所造成的。草漿污染比較厲害,門檻又比較低,小造紙多如牛毛,F在的產業政策和產業導向已經改變了,以木漿為主,再加上今年強有力的節能減排措施,全國關停了2700多家小造紙,環境狀況已經有了改觀。
小企業之所以被關停,主要是因為它們沒有投資污水處理設施的能力,也沒有運轉水處理設施的資金。太陽紙業在排污治理方面累計已經投入了10多億元的資金,外排廢水COD低于100mg/L,達到了《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規定的要求。目前造紙行業的這些大企業也都一樣,在這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山東,要求COD100mg/l以下,排污標準遠遠高于國家要求的450mg/l。除此之外,我們每畝地平均投資強度高達500萬元,每畝地平均銷售收入達510萬元,每畝地平均上繳國家稅金達50萬元,各項指標均高于同行業最好水平,真正實現了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由于實施節能減排,我們平均噸紙耗水低于10方以下,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最好的經濟效益,這些都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結果。雖然我們的污染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如廢水廢氣達標后還有一定氣味,固體廢棄物的處置還欠妥當,還需要再深化治理。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決心再用幾年的努力,下大力氣,把對環境的影響減輕到最低限度。
前一段,太陽紙業的排污受到了質疑,環保部門也認真地進行了調查和評估,結果已經出來了。我覺得這是件好事,不僅對太陽紙業是好事,對整個造紙行業都是好事。如果像太陽紙業這樣的龍頭企業都在排污上不過關,那么整個造紙行業的發展都可能是畸形的。對于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我也想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是要正確認識建設生態社會總目標與現階段環保治理的工作關系。我們的經濟結構現狀仍然是以傳統和資源型為主導的,這些產業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大,必須下決心優化產業結構、轉換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隨著東南亞制漿和原料基地的建立,我們將逐步把制漿業務放到國外,國內主要以造紙為主,同時從原料結構、產品結構上進一步加以調整,以確保從源頭上減輕污染;二是客觀對待企業達標排放與企業產生對環境影響的關系。企業排放必須實現達標,這是法律的規定。在這一點上,太陽紙業已經做到了。做到了這一點,就是做到了守法經營,也就有了立足之本。但是,任何產業或多或少地對環境產生影響,實現達標排放的企業對環境的影響依然存在。不能因為企業生產對環境有影響就否認達標排放,也不能因為實現了達標排放就放松了對影響環境問題的深度治理。社會的質疑對太陽紙業是一種提醒,必須在公眾監督下才能保證健康科學地發展。對我們表揚和對取得成績進行肯定的,我們會戒驕戒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于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質疑,我們一定會正確面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冕,更深層次地查原因、找問題,變壓力為動力,促進我們的各項工作再創新水平,再上新臺階。
對太陽紙業來講,公眾開放日是一個制度,以后會經常地搞下去,也是一種態度,督促我們永遠做一家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任的公司。這些年來,太陽紙業非常注重建立和諧企業,注重對社會的回報,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例如無償為周邊村莊打機井、修路;我們現在使用的土地按國家規定征收后,每年每畝地又給失地農民補償2000元,目前每年補償金額450萬元,累計補償金額已達1.08億元。林紙一體化工程補償農民6000萬元,這些都保障了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這次四川地震災區捐款活動中,我們全體員工共捐贈了504萬元;我們認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所以計劃對兗州今年規劃建設的新一中無償捐贈1億元,支持當地教育事業實現新的發展。下步,我們將做好社區工作,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共享太陽紙業發展的成果。
各位朋友,這次把各位請來,主要是請大家從公眾的角度對太陽進行一個全面的觀察、了解和審視,聽取大家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請大家為太陽的發展出主意、指路子,使太陽紙業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實力雄厚、健康和諧、持續發展的跨國造紙集團,成為一流的企業典范。希望大家能夠在太陽多住幾天,我愿意隨時和朋友們進行各方面的交流,同時也真誠歡迎各位朋友今后隨時到太陽紙業來監督、指導,我們將以此為開端,與新聞媒體、廣大投資者和關心中國造紙業發展的朋友們,形成開放、真誠、互信的良好合作機制,為中國造紙業穩健的發展而共同努力。
再次真誠感謝大家對太陽紙業的關心和支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