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山東省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太陽紙業排污爭議”事件的調查結果向媒體進行了正式發布。
據了解,6月初,有報道稱山東太陽紙業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危及南水北調,并以記者暗訪的形式進行追蹤報道。此事立即引起了社會反響,太陽紙業在第一時間發表正式公告,表示該報道嚴重失實,太陽紙業在污染治理方面完全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定要求。一時間,媒體特別是網絡上關于這一事件的爭議之聲驟起。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全國最大的高檔涂布包裝紙板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煙卡生產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國際紙業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在中國造紙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事件的影響已經超出了企業本身的范疇,對整個山東省的環保監管體系乃至中國造紙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有鑒于此,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山東省兗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迅速組成專門的調查組,聯合市紀委、市環保局、市建設局等相關部門,對媒體所報道的內容逐一進行了調查核實。
在6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濟寧市政府向媒體正式公布了兗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對有關媒體反映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問題調查的情況報告》,同日,濟寧市環保局發布濟環函[2008]109號文,同意兗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媒體對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問題報道失實的聲明》。
《情況報告》中表示,調查組針對此事件進行了大量細致嚴謹的工作,包括調查了太陽紙業的廢水處理系統及排污口,調取了排污口在線監測系統數據,監測了府河水水質,調查了府河邊樹木死亡情況,調查了九州方圓小區南面的排污溝,調查了徐營村村民在城區5所醫院住院治療情況,查閱了市殯儀館火化場徐營村死者檔案,查閱了附近4個村2007年村民健康檔案,調查了鵝鴨廠村魚池狀況,查閱了市信訪局近5年來檔案資料和接訪記錄,查閱了近5年來市公安局報案記錄等等。
根據調查,太陽紙業共有南廠、北廠和興隆分廠三個廠區,環保部門在其兩處排污口(南、北分廠入府河,興隆分廠入泗河)處均設有在線監測系統,長期監測結果和調查結果表明,排污指標均達到《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報道中所提及的九州方圓小區南面的排污溝污水,經調查確定為生活污水,無太陽紙業污水排入。入白馬河污水亦非太陽紙業所排。報道中所提及的府河沿岸部分樹木死亡問題,經調查確認為是長期受河水浸泡所致。調查表明,鵝鴨廠村魚池內魚類活動正常,報道中所提及的村民死亡人數、死因等情況失實,兗州市公安局近年來也從未接到過太陽紙業護衛隊毆打他人事件的報案。
調查組認為,數據表明,太陽紙業污染物排放完全達標,但對環境仍有一定影響,固體廢棄物處置方式也需進一步完善。對此,市政府要求太陽紙業進一步深化處理,在保持污染排放達標的同時,盡量減少氣味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
造紙一直是山東省的支柱產業,目前國內造紙業的規模型大企業很多都在該省。太陽紙業無論是科技創新、技術創新,還是環保治理,都創造出了國際一流的經驗?梢哉f,太陽紙業是中國造紙業的睛雨表。但是,由于前些年多如牛毛的小造紙產生了環境污染等很多社會問題,在節能減排的重大方針下,造紙業急需通過規模大企業的良好表現為行業正名,為產業發展鋪路。此次太陽紙業排污爭議事件的非常之處也正在于此。
作為中國百強縣之一的兗州市,在逐步失去區位優勢的不利條件下,改革開放三十年間走民營強市之路,經濟和社會事業一直領跑魯西南地區。在新聞發布會上,兗州市政府公開表示,歡迎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對兗州市的各項工作給予監督支持,歡迎對企業進行客觀公正的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