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我省第一家上市的造紙企業、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排水口已完全停止排放污水。 4月16日環保部門宣布對全省8家造紙大戶實施高限處罰后,金城造紙提前一周停產。
遼寧省環保局局長王秉杰日前表示,8家造紙大戶規模位居全省同行業前列、污染排放占整個造紙行業百分之九十左右。這些企業因長期超標排放污水,被環保部門列入了停產整頓的“黑名單”。 昨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凌海市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昔日冒濃煙的煙囪已經停止了排放,污水排放口處,以往咖啡色的污水,現在也已不流了。廠房內空無一人。單位職工已經開始放長假了。 一直以來造紙行業是水環境污染的元兇。“一個紙廠污染一條河”的情況在全國仍比比皆是。省政府提出力爭在三年內讓遼河一級支流達標,五年內實現遼河城市段景觀化。
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劍斌表示,企業將爭取在七月之前興建排污設備再啟動,停產兩月將使企業損失1500萬元。 他認為,此次“環保風暴”將對市場重新洗牌,打擊低成本小型污染企業,迫使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對造紙行業本身利好,最終將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對話陸劍斌】減少污染利國利民
遼沈晚報:經濟效益、企業的發展與環境污染存在一定矛盾,你怎么看?
陸劍斌:我們是配合省里的環保治理工作,減少污染也利國利民。這對于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環保治理可以進一步規范市場,把一些低成本的小廠子給市場帶來的沖擊消除了,把我們帶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雖然以后我們用在污水處理的費用將比以往高出,但這可以將我們的粘合劑產量每年上升到17萬噸,使總收入還是處于盈利狀態。
遼沈晚報:停產對于你們和當地都將帶來哪些影響?
陸劍斌:此次停產給公司帶來損失大約在1500萬左右,而給當地稅收也造成了影響,去年全年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上稅5600萬。而今年由于停產改造,稅收將減少約900萬左右。
遼沈晚報:下一階段將怎么樣進行整改?
陸劍斌:我們剛剛開完會,下一階段準備投2100萬,建設水的治理工程和污水三級造紙白水循環利用工程,爭取在6月30日以前工廠恢復生產。
【新聞鏈接】
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遼寧省凌海市,其前身金城造紙廠,建于1939年,是以蘆葦為主要原料,以亞硫酸法制漿造紙的大型民營控股企業。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A種股票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現有員工3100多人。特派錦州記者 郝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