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昨日,知名環保人士、自由撰稿人楊建初先生在其個人博客發表了題為《為玖龍紙業說幾句公道話》的文章。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玖龍。經楊建初先生授權許可,現全文轉載如下,以饗讀者。
近日從網上獲悉,由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發表的《香港上市企業內地血汗工場報告》,把玖龍紙業推到了風口浪尖。在媒體的炒作下,玖龍紙業被戴上了“血汗工場”的帽子,而張茵也被指為“為富不仁”、“點血成金”。一時間,似乎所有的輿論都在譴責玖龍,認為張茵的玖龍紙業是靠壓榨工人的血汗發財。
那么,玖龍紙業究竟是不是“血汗工場”呢?張茵是否真的“點血成金”?作為一個旁觀者,一個曾經也當過記者、至今仍然不忘“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的自由撰稿人,我想為玖龍說幾句公道話。
由于對造紙行業一直都比較關注,我曾經參觀和考察過國內多家制漿造紙企業,其中也包括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的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不久前,受北京林業大學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之托,我還專門去了一趟麻涌,找了玖龍集團的人力資源總監翟小姐和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的黃副總,向他們詳細了解了玖龍紙業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在我的眼里,玖龍紙業不但是制漿造紙行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員工福利待遇最好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所有制造業中規模至大、員工福利待遇較好的企業之一。年輕的大學生畢業后如果能夠進入玖龍這樣的企業工作,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翟總向我介紹,像北京林業大學那位學生如果到玖龍來上班,轉正后每月的基本工資是2200元左右。除了國家規定的節假日休息,公司每年都有10天以上的年假。公司還為每個員工辦理各種社會保險。據了解,玖龍最基礎的輔助工人的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而技術熟練工人的月平均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說實話,當時,我甚至動了想把自己的親戚安排到玖龍來上班的念頭。為了讓那位大學生了解玖龍,我還順便拍了不少照片傳給他,今天也發在這里,請大家明鑒。如果這樣的企業也叫“血汗工場”,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95%以上的企業都是“血汗工場”。

為了方便員工休息,公司修建了園林式的職工宿舍區,現有9棟宿舍樓,還有4棟在建。由于我去的時候正是上班時間,所以宿舍區很少看到人。照片上的幾棟宿舍樓都是普通員工宿舍。每棟宿舍樓都配有電梯,每間宿舍都有獨立的衛生間、陽臺,并配有閉路電視和網線。普通員工一般四個人一間,就像大學生宿舍,滿一定年限的也有雙人間,班長級以上的可以直接入住單間,主管以上就可以住到套房。



宿舍區內設有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游泳池、臺球廳、乒乓球室、舞廳、健身房、投影室、圖書館等文體娛樂場所,還有超市、郵局、自助銀行、蔬果店、餐廳等便民配套生活設施。讓我驚訝的是曾經被胡潤百富榜評為中國首富的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也住在宿舍區內,她就住在這棟經理樓的頂層。

當然,由于玖龍紙業是利用回收的廢紙制漿造紙,部分工段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工作條件也比較艱苦。

上面的照片拍的就是幾位工人在分揀廢紙。但如果因此就說這樣的企業是“血汗工場”,我覺得真的很不公平。相反,我反而認為玖龍紙業很了不起,利用回收的廢紙制漿造紙,最好地體現了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我沒有見過張茵,但我從中央電視臺、人民網、金融界等權威媒體上了解到,她信奉“廢紙就是森林”的理念,用十年的時間,成為了美國的“廢紙回收大王”;同樣用了十年時間,她又成為了中國的“造紙大王”。她憑借自己敏銳獨到的眼光和誠實專一的經營,創造了一個行業的神話。她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白手起家者。從內地到香港,從香港到美國,再從美國回到內地,她一次次開始新的創業。她說自己與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中的女主人公一樣,都出身貧困、都從最不起眼的小生意做起,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那種不事鋪張的節省作風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但她在改善員工的生活方面一點也不吝嗇。另外我還聽說,從2004年開始,為了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完成學業,張茵組建了“華南理工班”和“南京林業班”,總投入已超過600萬元,共培訓貧困學子600多人。說她“為富不仁”、“點血成金”,我也覺得很不公平。
當然,玖龍紙業也不是一家十全十美的企業,聽說以前的規章制度中罰款的條款就比較多。讓人高興的是他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并正在整改。
對了,忘記介紹了,北京林業大學那位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名叫曾曉䴔,目前已經在東莞玖龍實習了。他在電話里告訴我對在玖龍的發展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