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造紙行業:林紙一體化發展狀況分析
 
http://www.hnckzkzs.com  2008-04-03 頂點財經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林紙一體化運作已經相當的成熟和成功,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國內外各種林紙一體化模式進行系統總結、歸納和分類,研究各類模式的特點和使用范圍,從而為我國林紙行業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從國內外林紙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得到的啟示:林紙一體化不能只是披著"一體而不化"的外衣;林紙一體化建設離不開政府支持;林紙一體化可以有不同的實施模式? 國內造紙公司發展方向:公司首先要做大作強才有能力發展林紙一體化,才能發揮資源優勢;"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的戰略布局

  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造紙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據中國造紙業協會的數據,2006年我國造紙工業紙及紙板產量為6500萬噸,消費量為6600萬噸,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預計08年生產量和消費量將分別突破8010萬噸、7868萬噸。最近三年國內紙類消費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在11.15%左右,以高于國民經濟增長率的速度快速發展。但我國造紙行業存在著原料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不高、企業規模小、環境污染嚴重等諸多問題。

  我國造紙工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史中,受制于木纖維資源的匱乏,而麥草資源相對豐富,所以我國造紙工業在起步階段選擇了一條以稻草等禾本植物纖維原料為主的造紙工業發展模式。實踐證明,以非木纖維為主的原料結構,是造成我國造紙企業平均規模過小、技術裝備落后、產品檔次低、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會進一步制約造紙工業向規;⑶鍧嵒艾F代化方向發展。

  誰掌握了資源(原料),誰就在競爭中獲得了成功的資本。因此,林紙一體成為林業和造紙業關心的熱門話題,同時選擇林紙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也成了國內外造紙企業的發展共識。對于中國的林紙工業界來講,現在要探討的不是該不該走一體化,而是如何構建一條適應本國國情的一體化模式的問題。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林紙一體化運作已經相當的成熟和成功,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國內外各種林紙一體化模式進行系統總結、歸納和分類,研究各類模式的特點和使用范圍,從而為我國林紙行業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我們首先從國內外林紙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入手。

  一、國內外林紙一體化發展歷程

  1. 國外林紙大國的林紙一體化發展歷程

  經過近100年的林紙化發展歷程后,國際上絕大多數國際的造紙企業都是用木材造紙,尤其北美和北歐,造紙原料幾乎100%是木材,且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產品檔次高、污染小,這些國家的造紙業分別通過三條路線最終達到了林紙一體化。

  北歐的森林覆蓋率屬世界之最。近幾年世界林紙技術的重心已從北美轉移到了北歐,而在北歐各國中,芬蘭的林紙技術最顯突出,它也是我們上表多顯示的林業基地與造紙廠同步發展的典范。芬蘭森林覆蓋率達69%,森林占國土面積的2/3。芬蘭倡導的森林工業群體化,是包括森林種植和管理、森林工業(制材、制漿和造紙)、建材工業、印刷工業以及與森林有關的一個工業體系。下面我們總結了芬蘭的林紙道路的發展歷程以期獲得一些對我國林紙一體化有所啟示的經驗和教訓。

  2.我國林紙一體化的發展歷程

  長期以來,我國的林業部門和造紙部門深受林、紙分離的危害,對林紙一體化這一新的制度安排寄予眾望,甚至有人認為林紙一體化是擺脫困境的最好辦法。我國的林紙一體化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探索與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二、國內外林紙一體化發展模式

  1.工業發達國家林紙一體化模式總結

  造紙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由于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條件,大型制漿造紙企業和原料林基地以多種形式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經營模式,使得林業和造紙業從互為消長轉變為相互促進,依存發展。在這種模式下,造林、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帶動林業和造紙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鏈。下面我們對造紙工業發達國家實施林紙一體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進行總結和歸納。

  (1)造紙企業營造人工速生林基地

  隨著林產工業的迅猛發展,全球森林資源顯得愈加寶貴,通過發展人工林來保證原料供給已經成了瑞典、美國、巴西等各造紙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做法。

  (2)私有林主形成聯盟

  發展造紙業有些私有林比重較大的國家或地區,私有林所有者組成了他們自己的森林工業聯盟,為造紙工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來源。例如,芬蘭是一個木材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其中私有林占一半以上,國內私有林所有者組成了芬蘭森林工業聯盟,并與包括造紙企業在內的的以木材為原料的企業簽訂協議,為他們提供木材原料,形成穩定的供求關系。瑞典的私有森林所有者也有自己的林產業協會,以推動除林木培植和采伐業以外的板材、紙漿、造紙、林產化學等工業的發展。

  (3)林、紙同步建設

  隨著林紙一體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造紙工業發達國家在創建造紙企業之初就建立起自己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巴西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多數是在建設之前就著手營造造紙工業原料林,或者先用天然林和傳統人工林,然后立即用造紙專用林來替代,以達到林紙同步發展。目前多數制漿造紙企業生產所需的木材80%左右由自己的原料林基地供應,基本保證了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0世紀80年代后期,印尼政府推行大規模建立工業用林計劃以支持制漿造紙工業,同時規定紙廠建廠前必須先行造林,建立企業的原料基地,實行集約化經營。

  (4)林、紙及相關產業形成產業群體

  "林紙產業群體"是芬蘭首創的并被各國普遍采用的模式。由于芬蘭林紙工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與之相關的產業,從而形成了一個產業群體。該群體是木材、機械和專有技術的聯合體,有造林、造紙、機械設備制造、能源供應、化學品生產、運輸、印刷、咨詢等公司以及相應的科研教育機構等組成,并以木材加工為基礎,生產據材、紙漿和紙產品等,以達到群體中的各相關工業同發展。

  瑞典的制漿造紙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擁有自己的森林培、制材、制漿、各類紙及紙板生產、化學品生產、運輸和電力系統等產業,從而形成了一定的林紙產業群體。

  (5)跨國林紙一體化

  隨著造紙企業規模額不斷擴大以及本國原料和產品市場局限性的日益明顯,造紙大國的眾多林紙企業紛紛在本國之外開辟市場,建設國外自有的得原料林基地或林紙企業,使本國的林紙工業向規模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即保證了本國企業和本國造紙業的發展,又保護了本國的森林資源、環境和生態。

  芬蘭林紙工業就是通過創辦和兼并國內、外的林紙公司,最終達到獲得更多原料來源、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單位成本、改善客戶服務、加快交貨期限、開拓廣闊市場等目的。芬蘭三大造紙集團斯道拉恩索、芬歐匯豐和芬蘭林業總公司壟斷了芬蘭98%的紙和紙板總產量,前兩家公司還在中國建立了獨資紙廠。另外,日本造紙行業也開始紛紛在巴西、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大規模營造速生人工林,建立自己的林紙企業。

  2.我國林紙一體化模式總結

  我國造紙產業受制于木材資源匱乏,不得不從解決造紙原料的出路問題出發,尋求發展以非木材原料為主的造紙工業道路,使得我國形成了以稻草等禾本科植物纖維為原料為主的造紙工業發展模式。該模式的發展導致我國造紙企業普遍規模小,污染嚴重,產品檔次低。而國際造紙企業的發展方向則是采用可再生的速生林為主要原料。在此背景下,近20幾年來,我國造紙工業逐步朝著林紙一體化的方向發展。但由于我國的特有的國情,林紙一體化進程比較艱難,發展模式還不夠成熟,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更新,下面對一些主要的形式進行總結。

  (1) 行政干預下的林紙結合

  自1987年以來,國務院逐年加大對林紙一體化工作的推進力度。在試點的基礎上,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關于認真組織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加快生態建設的意見》、《全國林紙一天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等政策性文件。在上述政策的宏觀指導下,部分地區采取了行政手段,將部分國有造紙企業資源和國有林場資源進行了資源整合,實行了林紙一體化。

  (2) 林業和紙業兼并重組與股份制改造

  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我國逐步實行了林業和紙業的兼并重組與股份制改造,從而出現了由核心企業與合并方合作成立的林紙一體化企業,各方派人共同組成管理層,共同占有企業的所有權,并按出資額享受企業權益。晨鳴紙業就是在通過兼并重組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的。

  (3) 營造自有人工林紙采林基地

  我國是個森林資源匱乏的國家,天然林資源遠遠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造紙及其他相關行業的需要,人工營林就成了很多企業必然的選擇。岳紙集團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植樹造林,在國內率先走出了一條"林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造紙"的路子。

  (4) 與林農合作發展"定單林業"

  營造自有速生林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不是所有造紙企業都能夠做到的。因此,嘗試著與林農或集團造林單位合作,簽訂合同保證原料來源,也是我國采用的實施林紙一體化的模式之一。

  還有一個數字更能說明問題: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漿紙年產量達到1700萬噸,而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年產量只有301萬噸,相差了近六倍。以上的種種情況都說明一點:中國沒有一家大型造紙企業。

  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發展經濟的比較優勢資源稟賦,正如同林業是造紙業的比較優勢資源稟賦,但只是潛在的優勢,只有通過強勢同質產業的開發,才能轉化為經濟優勢。其中,同質強勢產業指在某類資源產業中具有現代規模、現代有機構成和技術構成、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企業集團,是帶動資源型經濟的龍頭企業。

  在我國造紙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情況下很難每家都擁有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很多企業根本就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所以不管是從與發達國家的造紙集團相比還是從國內發展林紙一體化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污染或是從降低規模成本等方面來考慮,在國內形成幾個較大規模的有競爭優勢的集團公司從各方面來講都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的。這一結論與07年10月份發改委頒布的《造紙產業發展政策》中提到的支持國內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和擴建等形式,發展10家左右100萬噸至300萬噸具有先進水平的制漿造紙企業,發展若干家年產300萬噸以上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集團正好也是相符的。

  目前看來,產能超過100萬噸的造紙企業數量仍然較少,而能進入300萬噸產能級別的企業也就是晨鳴、玖龍等極少數,因此如果想要打造若干產能超300萬噸的造紙企業,行業的并購重組是必要的。其他幾個規模較大的如華泰股、太陽紙業、晨鳴紙業、博匯紙業、岳陽紙業可以通過擴大產能,兼并重組地方企業,成為未來的行業龍頭企業。

  2."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的戰略布局

  談到走出去不能不談到日本。這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度,在歷經戰爭創傷和金融動蕩之后,其造紙工業企業不約而同地采取了走出去的戰略,在森林資源相對豐富的印尼、泰國、巴西、加拿大等地建設原料制漿基地,占領世界林木資源。日本排名前十位的造紙企業都是臨海而建,排污到深海,同時控制了世界木片80%的海上運輸。日本強大的金融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把銀行開到了印尼等地,極大地支持了本國造紙工業的全球擴張。另外,進入世界500強的造紙企業都是跨國公司,美國國際紙業每年1700萬噸的產能就是在分布于40多個國家的工廠中實現的。

  我國是森林資源缺乏的國家,盡管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積卻排在世界的119位。從相對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民族造紙工業發展必須依靠國外的資源,無論從市場開拓還是原料建設來說,中國的民族造紙工業必須也只能全方位地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海闊天空,才能把產業鏈拉長,從而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這是一個生存問題,也是一個真正應對全球化壓力的戰略問題。國家也應該為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制定政策,提供條件。

  3.小結

  不管從環保政策、國家"抓大放小"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產業政策還是大力推進林紙一體化解決原材料瓶頸等各個方面考慮,龍頭企業肯定是未來行業中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也是最有潛力發展成為國際化大企業的"候選人"。我國造紙行業通過兼并重組來做強做大將成為必然。規模較大的華泰股份、太陽紙業、晨鳴紙業、博匯紙業、岳陽紙業將可能從中獲益。

  對于一些企業規模較小,無法實現規模經濟,建設自己的原料林基地更是經濟能力所不允許,但如果能夠實現相互之間以及與大型造紙企業的整合,則是互利雙贏的局面。

  目前上市公司中,已經有岳陽紙業、美利紙業、華泰股份、晨鳴紙業、景興紙業開展了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太陽紙業雖然目前還沒有實施林紙一體化項目,但發展林紙一體化的戰略布局已經開始。隨著這些龍頭公司大規模開展林紙一體化項目,將逐步降低對進口原材料的依賴,行業可持續發展將得以延續。

  另外要提到的是,從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國造紙業上市公司中還沒有走出國門發展原料林基的的公司,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一樣,中國的民族造紙工業只有走出去才能海闊天空,才能把產業鏈拉長,這是一個生存問題,也是一個真正應對全球化壓力的戰略問題。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國內資源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預計華泰股份和太陽紙業或許將成為首批大膽走出去的典范。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大品牌生活用紙價格普漲二成(圖)
Copyright @ 2000-2007.Beijing IU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紙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聯系電話:010-51660216 值班電話:010-51660219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