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張產銷總量僅次于美國,全球排名第二。2007年,中國紙張產量達7100萬噸,消費量為7500萬噸,消費量首次超過產量。
需求有望出現井噴
從需求來看,紙和紙板的需求取決于下游報紙業、印刷出版業、廣告包裝業和其他各種消費品的拉動。
新聞紙的需求主要受到報紙業的影響。統計顯示,我國報紙的總印張數1995-2005年期間保持年均17%左右的快速增長,隨后兩年增幅開始回落。不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期間,新聞和廣告量的加大,將刺激報紙總印張數的大幅提升。當然,隨著現代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報業將逐步走向低迷,新聞紙需求增長的勢頭將逐步減緩。
文化紙、銅版紙的需求主要受到圖書和期刊的影響。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圖書和期刊總印張量維持年均4%左右的增長。但是,受益于教科文事業的穩定發展,文化紙需求將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期間,雜志、宣傳畫報、畫冊的大量發行,必將刺激銅版紙需求的大幅增長,積極看好銅版紙在未來的發展前景。
淘汰落后產能
從供給方面來看,根據相關規劃,2006-2010年期間,紙及紙板新增產能2650萬噸,淘汰現有落后產能650萬噸,有效產能達到9000萬噸。這意味著年均產能增幅在8%左右,略低于GDP年均增速。這一規劃符合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規律,基本可以保證未來造紙行業供需平衡。但2006-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分別為210.5萬噸、230萬噸、106.5萬噸、50.7萬噸和52.3萬噸,2007年是產能集中淘汰最多的一年,需求的增長以及淘汰產能的集中釋放,導致了2007年各種紙張價格的快速上漲,預計這種上漲將持續到2008年。
毛利率觸底反彈
自2003年下半年起,造紙業毛利率逐年下降,但從2005年起開始止跌,在2006年5月觸底之后便出現快速反彈,后市有望繼續回升。
盡管2007年三季度15.7%的毛利率,僅回升至2005年的水平,但是2007年11月單月行業利潤率已經達到5.92%,突破了2002年12月和2004年4月5.5%的歷史高點。我們認為,利潤率的回升速度快于毛利率回升的速度,主要原因是三大費用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