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國家環保總局正式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環保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一被稱為“綠色證券”的指導意見要求,將以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制度和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為核心,遏制“雙高”行業過度擴張,防范資本風險,并促進上市公司持續改進環境表現。造紙行業作為“雙高”行業之一,也將受到“綠色證券”新政的監管。
環保不過關不能上市或再融資
《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環保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對從事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以及跨省經營的“雙高”行業(13類重污染行業)的公司申請首發上市或再融資的,必須根據國家環?偩值囊幎ㄟM行環保核查。造紙行業就屬于“雙高”行業之一。
國家環?偩指本珠L潘岳說,“綠色證券”政策出臺建立在國家環?偩纸甑脑圏c基礎之上。2007年下半年,國家環?偩志拖掳l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申請上市或再融資環境保護核查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發布以來,國家環?偩忠淹瓿闪藢37家公司的上市環保核查。
首輪核查沒有通過的(亦稱暫緩審核)企業有10家,再融資企業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名列其中。這10家上市企業中,8家已經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國家環?偩忠呀浲ㄟ^其核查,還有2家也已基本完成核查工作。
近幾年來,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證監會陸續發布了上市環保核查的多項政策。其中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相關政策有:《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發〔2008〕24號),《關于進一步規范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申請上市或再融資環境保護核查工作的通知》(環辦〔2007〕105號),《關于對申請上市的企業和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通知》(環發〔2003〕101號)。中國證監會發布的相關政策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國證監會令第40號,2006年),《關于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IPO申請申報文件的通知》(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函〔2008〕6號)。
上述最后一個文件規定:“從事火力發電、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和跨省從事其他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首發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中應當提供國家環?偩值暮瞬橐庖;未取得相關意見的,不受理申請!睋,環保核查意見將作為證監會受理申請的必備條件之一。
“綠色證券”是國家環保總局繼綠色信貸、綠色保險之后推出的第三項環境經濟政策。潘岳表示,國家環?偩謱⒗^續與相關部門聯手,加緊研究綠色貿易、綠色稅收、區域流域環境補償機制、排污權交易等政策,最終形成完整的中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上市公司須披露環境信息
《意見》指出,國家環保總局將與中國證監會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環境監管的協調與信息通報機制。
根據新出臺的《意見》,國家環?偩忠环矫鎸⑾蛑袊C監會及時通報并向社會公開上市公司受到環境行政處罰及其執行的情況,公開嚴重超標或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發生重特大污染事故以及建設項目嚴重環評違法的上市公司名單,由中國證監會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理。
另一方面,國家環保總局還將選擇比較成熟的板塊或行業開展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評估,編制并發布中國證券市場環境績效指數及排名,為投資者、管理者提供上市公司的環境績效信息和排名情況。
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分為強制公開和自愿公開兩種形式。強制公開的環境信息指,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且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應在投資者尚未得知時立即披露,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新公布的環境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的;公司因為環境違法違規被環保部門調查,或者受到刑事處罰、重大行政處罰的;公司有新、改、擴建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等重大投資行為的;由于環境保護方面的原因,公司被有關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決定限期治理或者停產、搬遷、關閉的;公司由于環境問題涉及重大訴訟或者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規定并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有關環境的重大事件。
同時,國家環保總局表示,廣大股民、媒體和社會各界有權舉報上市公司未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行為。國家鼓勵上市公司定期自愿披露其他環境信息,推動企業主動承擔社會環境責任。
新政將推進造紙業可持續發展
在國家環?偩值摹熬G色證券”要求下,13類重污染行業走到了“環保信批”的關口,造紙行業作為重污染行業之一也將受到環保核查的嚴管。
“綠色證券”新政將對造紙行業產生什么影響?中國造紙行業協會秘書長趙偉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項有利于造紙行業發展的政策,對于造紙上市企業、投資者、股民都有利。這項政策要求造紙企業肩負起社會責任,它的出臺有利于造紙行業的規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趙偉說,造紙行業近10年來發展很快,對環保問題也越來越重視,行業內部把廢水排放問題作為行業的重點問題來抓。近10年來,造紙行業廢水達標排放率已從10年前的不到50%上升到2006年的93%,造紙行業的污染物排放強度也在下降。趙偉認為,造紙行業的進步得益于政策的逐步實施和管理力度的加強。國家政策的逐步完善,政府執法管理力度的加強,將有利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他建議政府增強服務意識,尤其在驗收和核查中體現對企業和行業的服務意識。
國泰君安造紙印刷行業分析師王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總的來說,《意見》是節能減排方針的細化,它將促使上市公司重視環保,減少排放。王峰認為,《意見》將促進造紙行業轉變增長方式,促進造紙企業和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此外,這也將引起行業內部競爭度的提高,一些環保達標的大公司肯定會受益,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和條件,而一些不重視環保問題的小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危險。
王峰認為,《意見》的出臺,對于一些想要上市的造紙企業,還有想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已上市造紙企業,他們上市的難度都在加大。王峰說,以前一些上市公司新上項目時,有一邊施工一邊跑手續的情況,等手續跑完了,項目也建得差不多了。但近幾個月來,他從一些造紙上市企業得知,如果沒有環境核查的驗收報告,上市企業不敢貿然開工新項目,因為如果環境核查通不過,項目就得不到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