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在美次貸危機及平安巨額融資的內外夾擊下,如最近一降再降的暴雪,市場熱度驟減,一跌再跌,但指標股引領的中期深幅調整,無礙結構性牛市的存在,受益于宏觀政策的支持,以醫藥、百貨、家電、食品飲料等為代表的消費類品種,近期形成了獨立于大盤的羨人走勢,其積累的財富效應可謂萬眾矚目。循此思路,沿著消費升級題材的鏈條深入挖掘,紙制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消費品之一,在收入水平提高導致對高端紙制品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同樣存在著消費升級的拐點,有望成為市場資金重點狙擊的又一目標。
行業進入復蘇期
造紙行業為包裝、印刷和信息產業等提供商品材料,主要產品有新聞紙,銅版紙,文化紙,白卡紙等,是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產業。紙的消費結構中大部分為印刷用紙,其次為新聞用紙。
由于收到供求關系的影響,造紙行業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周期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蕭條期,需求不旺盛,行業利潤低迷;二是復蘇期,需求旺盛,供求趨于平衡,利潤緩慢上升;三是繁榮階段,需求迅速膨脹,產品供不應求,利潤大幅度上升;四是衰退階段,這一階段隨著經濟降溫以及產量的擴張,行業從供不應求階段過渡到供過于求階段,行業利潤快速下降.造紙行業屬資源限制性行業,原材料是其盈利提升的關鍵。世界纖維原料的供應量和供應價格影響其行業周期。
中國周期性行業的新特征是行業衰退期后,基本沒有蕭條期,直接進入復蘇期。新特征的供求關系是衰退期后需求增長率連續保持較高水平,產能增速顯示下滑趨勢,上述因素平滑了原有的蕭條期,使得行業跌入低谷后迅速進入復蘇期。
數據顯示,06 年12 月行業利潤總額增速下降至27.76%。07 年2 月回升至31.02%,07年5 月行業利潤總額增速已回升至36.72%,行業景氣復蘇明顯。
行業轉型推動消費升級
紙帶有明顯的消費特征,個別紙種消費周期甚至以秒計算,如生活用紙、新聞紙、各類包裝用紙、書寫文化紙等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紙特別是高檔紙的消費的快速增長不可避免,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美元時,造紙行業的定義將會從輕工行業轉為消費用品行業,而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在2002年就突破1000美元大關,行業轉型推動消費升級的條件已經具備,而伴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造紙行業的消費升級有望深入展開。
目前我國年消費紙接近6000萬噸,約占全球的16%。00~05年的年均增長率11%,預計05~10年的年均增速為7%,基本與GDP同步。2010年的總量將超過8000萬噸,與消費量最大的美國目前的水平相當。人均消費量也逐年上升。97 年—01 年我國人均紙消費量增長率一直在4%左右,從02 年起人均紙消費量進入加速上升通道,06 年同比增長11%。但我國人均紙消費量還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2005 年我國衛生紙人均消費2.6 千克,低于世界平均3.5 千克的人均消費量,更是遠低于東歐,日本,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衛生紙人均消費量。所以,按現在的人均增速,我國紙品消費還擁有巨大的上升空間,消費升級令行業前景不可估量。
關注產業政策與消費升級下的行業整合
對“造紙行業十一五規劃”以及近期出臺的相關產業政策進行分析后,我們不難發現,整個造紙行業格局將發生重大改變,一方面國家鼓勵大型造紙公司發展林紙一體化工程,使企業有一定的成本控能力,林紙一體化也有效的促進林業地區人民增收和企業種林伐木再種林的生態循環;另一方面國家采取強制措施關閉不合格的紙廠來保護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通過資源整合,造紙行業將進入寡頭時代,這點同鋼鐵行業極為相似,也有利于國家對行業的監管調空,確保資源的合理開采與利用,更好的保護環境。此外,作為造紙行業消費升級的一大組成部分,林槳紙取代草漿紙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隨之而來的同樣是對上游林業資源的迫切需求。因此,綜合來看,在產業政策與消費升級要求的雙重推動下,造紙行業的整合可謂勢在必行,其中具備林紙一體化優勢的企業則有望在行業整合的大潮中受益匪淺,其未來的成長性值得密切關注。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國家產業政策推動和行業轉型導致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造紙行業經過未來的整合,其盈利能力有望大幅度提高,而目前股市經過深幅調整,造紙板塊低廉的價格更是賦予其較高的安全邊際,其投資價值值得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