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造紙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和現代化程度的標尺。在西方發達國家,造紙是重要的支柱產業。我國造紙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傳統造紙向現代化造紙工業轉變,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造紙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持續提高,2006年造紙工業總產值約占2%,造紙工業主導地位不斷強化。數字增長的背后是造紙行業的產業規模、裝備水平、產品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凝聚了中國造紙企業和業內人士的不懈努力。
2、87.7倍
造紙行業企業數量眾多,但平均規模只有1.8萬噸。即使是最能代表造紙行業水平的大企業也無法躋身全國百強行列。中國企業百強收入水平是造紙企業百強的87.7倍,這充分暴露了造紙行業的弱點:行業規模大,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同時,大部分企業集中在中低檔產品,市場競爭激烈,而高端市場大部分被外資和進口產品占據。造紙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存在著安全隱患。要想促進造紙行業健康發展,必須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提升行業競爭水平,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行業科技和環保水平,使造紙行業真正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3、第2
從2001年中國造紙產量和消費量排名全球第二之后,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世界第二造紙大國。在北美和歐洲產銷增長緩慢的同時,亞洲地區快速上升,而中國已經成為引領全球造紙工業發展的“發動機”。美國現在年產量約在7700萬噸,增長基本停滯。中國06年產量為6804萬噸,年增速達到16%,預計2009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造紙大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中國造紙工業仍將持續快速發展,繼續為全球造紙業做出巨大貢獻。
4、17:3
雖然中國是造紙大國,但遠不能稱為“造紙強國”,中國造紙企業不論是從規模,還是競爭力都無法和國際造紙巨頭相比。根據2006年數據,全球最大造紙企業產量達到1700萬噸,和中國前20強企業合計1929萬噸相差無幾,和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307萬噸的產量相比,是17:3。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06年銷售收入達到219.88億美元(約合1649.1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前20強企業銷售收入合計僅有983.68億元,一家企業幾乎是中國前20家企業的2倍。中國造紙企業和國際巨頭相比,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差距,卻要和國外企業同臺競爭,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造紙企業出路何在?未來發展走勢如何?
5、55.74%
大企業承擔著中國造紙業發展的抗鼎重任,隨著近些年來造紙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大企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顯著,2006年前100家造紙企業的產量達到362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6500萬噸的55.74%,資產合計占全行業的56.78%,營業收入占42.73%,利潤總額占42.95%。排名前100位的造紙大企業已經撐起了中國造紙業的半壁江山。
6、1/10
媒體和公眾對造紙業的關注主要是環境污染上,這主要是由于小造紙企業數量太多,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環保治理上去,污染偷排現象時有發生,使造紙行業的整體形象受到影響。
事實上,現代化的造紙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行業,纖維原料是可再生的,廢紙可回收再利用,廢水經過治理也可以回用。造紙大企業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實現了清潔生產,前100家造紙企業生產了總量的55.74%,COD排放量卻僅占10%?梢栽O想,如果余下的3500家中小造紙被另外100家大型造紙企業代替,200家大企業完全可以承擔造紙業的生產任務,但污染卻可以降低5倍,發展大企業正是解決污染,實現造紙業產業升級的最佳途徑。
7、63:28
一直以來,中國造紙業是國有企業的天下。今天,挑起大梁的正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而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和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迅速崛起的外資企業。在前100家造紙企業中,民營企業占到63家,外資企業28家,國有企業只有11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民營企業的數量是外資企業的兩倍,產量反而少了74.23萬噸。外資企業的平均產能為56.19萬噸,民營企業為23.79萬噸,國有企業為52.78萬噸。1家外資企業的產能比2家民營企業還要強,內外資企業間的差距明顯。
8、5.07
統計數據顯示,前100家造紙企業共計投入研發費用6.19億元,其中內資企業投入2.12億元,占34.19%;外資企業投入4.07億元,占65.81%。外資企業研發費用是內資企業的2倍,但內資企業數量是外資企業2.5倍,平均一家外資企業研發費用是內資企業的5.07倍。造紙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研發費用是衡量工業企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國造紙行業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外資企業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國造紙業的和自主發展和創新道路任重道遠。
9、10年
有專家預言,如果國內造紙企業不加緊戰略布局,10年后中國造紙企業將喪失話語權。毫無疑問,掌握中國紙業未來的將是外資企業。目前國際上大的造紙巨頭已經相繼來到中國,新建工廠或者并購重組,加緊在中國造紙界進行布局。更嚴重的是,外資企業發揮其戰略優勢,在國內企業還沒有實力與其相抗衡的時候,已經在中國跑馬圈地建設造紙原料基地。有數據統計截止目前,在2000—2010年規劃的造紙林地已經有三分之一被外資企業圈占。經過幾年的培植,這些林地將在未來幾年開始發揮作用。10年后,外資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達到高峰。未來10年,將是內資企業在嚴重不利條件下與外資激烈競爭的時期,能否突圍將決定中國造紙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