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排碧綠蔥翠的桉樹小苗,到一根根馬占相思、桉樹、木麻黃樹木標本,再到一疊疊雪白的紙漿板和生活用紙、文化用紙、工業用紙、紙制品等等。在北京舉辦的2007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海南展館上,有一塊特殊的位置用實物和圖景全面展示了海南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鏈條.
中國林科院原副院長、首席科學家洪菊生等人認為,海南林漿紙一體化的產業發展已躍居全國前列,產業鏈條從種苗、造林、采伐、制漿向造紙深度延伸,是全國各省中惟一連成體系的省份,隨著海南造紙廠明年的全部投產,海南將在實現林產業深度延伸方面取得了不起的突破。
金光集團中國林務總部副總經理柯象森在展館向記者介紹,總投資136.17億元的160萬噸文化用紙生產項目,正在海南洋浦加緊建設。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單一制漿生產線,代表了當今世界制漿領域的一流先進水平。160萬噸文化紙生產項目,與投入使用的350萬畝人工速生林項目、100萬噸制漿項目環環相扣,標志著海南將形成國內第一個“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鏈。
海南林漿紙一體化的實物和圖景展示也吸引來自中國紙網、第一財經等媒體的關注。省林業局黃金城博士介紹,林漿紙一體化給海南創造了50多億元的產值,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目前金光在海南林業經營原料基地擁有速生林125萬畝,同時與當地林農合作的面積也有幾十萬畝。按規劃,海南洋浦保稅港區將聳立起一座紙業城,發展成為林、漿、紙、紙制品一體化的大型聯合企業。
黃金城認為,海南目前林地面積達到2700多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1300多萬畝,商品林面積1400多萬畝。生態公益林是海南生態環境的屏障,必須要管好,商品林則要放活。發展商品林,有利于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既能實現增收致富,又能以較少的森林資源滿足人們對木材等林產品的需求,緩解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建設的壓力。(記者鄧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