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美元/噸!廢紙進口今年8月創下單月最高價。據海關統計,1—8月我國廢紙進口平均價格為170.7美元/噸,同比上漲24.5%%。由于紙業需求旺盛,而國內廢紙質量和回收率相對較低,紙企紛紛從歐美進口廢紙
我國造紙業對進口廢紙的過分依賴,為造紙企業的經營增加風險。
海關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8月,我國累計進口廢紙1564萬噸,價值2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4%和50%。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廢紙1157萬噸,增長9.3%,占同期廢紙進口總量的73.9%;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廢紙407.1萬噸,增長70%。
廢紙主要來自美國和歐盟。1—8月我國分別自美國和歐盟進口廢紙623.3萬噸和509萬噸,分別增長9.2%和39.5%。兩者合計,占同期廢紙進口總量的72.4%。
中國造紙學會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紙業大規模進口廢紙,主要源于國內需求的拉動。近幾年,國家對造紙產業采取鼓勵政策,促使國外造紙業加速向我國轉移,致使我國包括廢紙在內的造紙原料需求大增。此外,受加工貿易限制政策及木漿價格高企的雙重影響,廢紙替代效應更為明顯,也導致國內造紙企業加大廢紙的進口力度。
青山紙業多次公告,我國造紙工業是國內少有的市場需求仍然大于市場供給的行業之一。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紙張的消費量仍將明顯加快,紙張生產量的年增長速度將在10%%以上,高于國民經濟GDP的增長速度,特別是新聞紙、包裝紙、紙板及生活用紙等幾個主要產品的需求量和生產量都仍將大幅度增長。
然而,由于我國缺乏專門的系統化、規;幕厥站W絡,極低的廢紙回收率限制了國內紙業的發展。以2005年為例,當年全國紙漿的消耗總量為5200噸,其中廢紙漿約2800噸,而國內收集的廢紙漿只有約1450噸,占廢紙漿用量的1/2,一半的廢紙漿用量需要從國外進口。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典利樂公司在10月份發布的首份《利樂中國環保報告》中稱,2007年前7個月,消費后的利樂包裝回收處理量超過去年全年,達到5567噸,而其在中國的廢包裝利用率不到10%,低于全球的25%%。
中國造紙學會的專家透露,在我國目前的造紙原料結構中,廢紙所占比重達到44%。進口廢紙的主要成分為木漿,其造紙質量遠勝于國內回收的廢紙和以稻草、蘆葦為原料的紙漿。由于國內這種紙漿混合物較多,木漿纖維較短,不適合生產高檔新聞紙等紙品的要求,因此國內許多造紙企業逐漸轉向以進口外國優質廢紙作為造紙原料。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廢紙進口國。我國每年進口廢紙量的增幅不斷提高,而國際市場上可供廢紙量的增幅卻在減少,這刺激國際市場廢紙價格不斷攀升。自2006年以來,我國廢紙單月進口平均價格持續增長,由2006年1月份的138美元/噸持續升至今年8月份的182.3美元/噸,創廢紙單月進口歷史最高水平。中國造紙學會的專家向記者坦言,我國造紙企業對進口廢紙過分依賴,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行業將處于被動地位。
事實上,國內紙企也感到依賴進口廢紙對行業造成的危脅正在加劇。
青山紙業的板紙原料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廢紙,對進口原料依賴程度較大。青山紙業表示,廢紙價格的大幅上升,直接影響到該公司紙袋紙、板紙及瓦楞紙等主導產品的效益。與此同時,晨鳴紙業也在2007年半年報中強調,公司本部年產30萬噸超壓紙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新聞紙,其主要原料為廢紙,公司為此大幅增加對廢紙的進口。報告期內,公司將密切關注進口廢紙的價格,從成本控制角度采取積極措施,在保證生產所需庫存的同時按計劃采購。而華泰股份120萬噸新聞紙產能無疑也將受到進口廢紙漲價的影響。
為此,目前國內一些紙企已開始嘗試通過原料采購的多元化,盡可能擺脫對進口廢紙的依賴,以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有些紙企通過加強與國內廢紙供應商的合作,加大在國內的廢紙采購量,還有些紙企正在計劃與國外企業采取合資等方式建立廢紙采購公司,以實現原料自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