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徐海星 劉幸 通訊員 左宜弘)廣東產業結構調整再出重拳,多個產業將有“脫胎換骨”的變化。記者昨從廣東省經貿委以及廣東省質監局獲悉,包括造紙、味精、陶瓷等多個行業將進行落后產能、技術標準等方面的整合。廣東省經貿委消息人士昨透露,我省列入淘汰落后產能計劃的造紙企業68家、味精企業9家。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全省的產業結構調整中,造紙、味精企業首當其沖,同時,包括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業也列入調整名單,記者留意到,這些三高企業大都來自電力、鋼鐵、陶瓷產業,“這也意味著,廣東未來一段時間對全省調整的產業范圍廣、力度大!睆V東省經貿委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據省經貿委透露,目前需明確“十一五”淘汰落后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產能指標,目前廣東省列入淘汰落后產能計劃的造紙企業68家、味精企業9家,仍有部分企業需要進一步核實其情況,確認是否存在需淘汰的落后產能。廣東省質監局等部門透露,造紙工業廢水排放量約占全省的15%。
與此同時,廣東省發改委日前已經明確,目前全省首個針對鋼鐵產業的“關于關停和淘汰生產能力實施方案”已經出臺,稱未來五年內全省關停和淘汰落后1000萬噸以上煉鋼產能的目標。
記者隨后了解到,不僅鋼鐵產業,包括陶瓷、有色金屬等行業也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將被嚴格限制甚至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