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4日,國家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造紙行業要淘汰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排放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根據計劃,“十一五”期間要淘汰落后生產能力650萬噸,2007年的目標是淘汰230萬噸。近日,國家環?偩终匍_了全國造紙行業抓整治、減排環保專項督查電視電話會,強調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要通力協作,深化落實各項污染減排政策措施,開展全國造紙行業專項整治督查,共同推進造紙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減排工作。
9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指數上漲6.5%,相較7月的5.6%,再創歷史新高。
上述兩大原因,使得圖書用紙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自今年年初開始的紙價上漲繼續走高。
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
“以往是紙廠求出版社,現在變成了出版社求紙廠,購紙要拿現金到紙廠排隊安排生產計劃,并且在交紙時間和紙張質量上都無法保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高經緯認為,紙價上漲給出版社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二是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出版社要拿出大量現金購紙,導致流動資金緊張。
據了解,由于紙價上漲,目前已經造成陜西省內部分品種教材生產和供貨出現一些困難!坝捎趪叶▋r的教材價格難以改變,紙價上漲造成出版社經營成本提高,加上近年來新華書店和其他銷售渠道的回款賬期越拖越長,可以說,現在各種困難和壓力都幾乎堆在了出版社身上! 高經緯說。
經了解,雖然今年秋季教材生產遭遇紙價上漲,給許多出版社帶來一定壓力,但通過臨時采購和調劑用紙品種等各種措施,各省目前課前到書已基本保證。云南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國強說,紙價上漲的確給出版社教材供貨帶來了一定的緊張,加上教材版本選用品種多,既有本省租型代印也有外省直接供貨,今年少數品種到得比較晚。他認為,紙價上漲帶來壓力主要還是在出版環節,供貨和以往相比有延遲,但新華書店有所準備,目前課前到書已經實現,正在組織計劃外教材的臨時調劑。
邊遠地區更加困難
由于近期出版集團在各地紙廠大量采購囤貨,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緊張,造成紙價上漲加速。此外,目前關停的中小造紙廠主要位于洞庭湖沿岸、淮河流域等地,國內出版社的用紙供貨來源主要集中到山東、湖南等地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大型造紙廠,給許多內陸邊遠地區出版社采購用紙也帶來了不少困難。
高經緯介紹,經過關停中小造紙廠,目前陜西師大社在省內的供貨方只剩一家。四川省出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滕偉介紹,四川省處于西部、長江上游地區,旅游業是其重點發展的產業,故環保力度一直很大,而書寫紙對環保要求比較高,因此主要供貨來源在省外,如山東、湖南等地,省內則主要生產膠版紙。最近由于省內外均關停了不少中小造紙廠,進入七八月以來,紙張漲價勢頭非常明顯,至少上漲了5%以上。
滕偉說,四川省的紙張供應還受到了運輸成本增長的影響。由于全國列車提速,為了保證客運,貨運實際上受到了一定損害,造成時間和運輸成本上升,以往紙張從山東運到四川最快只要7天,長一點要半個月,現在一般都要20天左右,甚至一個月,進一步加劇了紙張供應問題。
呼吁教材定價考慮紙價因素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研究所王峰指出,2007年年初以來,文化用紙約有300~500元/噸的上漲,幅度約8%左右,下半年將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明天出版社社長劉海棲認為,明年的奧運會,政府對造紙排污的整治力度加大,紙價上漲趨勢在未來一兩年內仍會繼續。
由于國家對于環保治理的宏觀調控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此輪紙價上漲將是一個長期趨勢,將給出版社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特別是一些教材出版大戶,紛紛呼吁國家在招標確定教材價格時充分考慮紙價上漲因素。
四川出版集團公司總經理朱義超坦言,雖然今年秋季課前到書已經解決,但在國家發改委定價的前提下,招投標后教材的利潤空間本來就很小,紙價上后,目前每季出版成本上漲了幾百萬元,幾乎已經沒有利潤可言,教材出版壓力增大。
滕偉介紹,目前四川出版集團年教材用紙接近3萬噸,占全省的40%多,按每噸上漲300至500元計算,這樣成本就增加了近1000萬元,估計紙價上漲對全省教材成本增加在2000萬元以上。如果紙價上漲的趨勢這樣延續一年多,教材出版很可能會出現虧損。
紙價上漲的正面意義
“這次紙價上漲給出版業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正面大于負面?傮w而言,可以提升整個圖書產業的價值,從長遠來看,讓草漿紙退出主流圖書用紙領域,也是出版社加強環保意識,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發展要求!鄙鐣茖W文獻出版社早在3年前就已采用高檔紙,不用書寫紙,該社社長謝壽光表示,此次紙價上漲對該社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謝壽光認為,通過紙價上漲,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讓那些處于出版價值鏈低端,低水平教輔產品失去生存空間。由于目前國內還沒有出版社退出機制,紙價上漲帶來競爭加劇,客觀上能讓那些沒有自己核心產品,不能及時轉型,靠以往賣書號的出版社被市場所淘汰。從微觀機制上,這是改變出版社生存方式的助推動力。此外,紙價上漲還能培養消費者對紙質圖書的價值認同,同時加快出版業向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