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的造紙行業在產品漲價的刺激下,可謂是蓬勃發展,欣欣向榮,行業繼續呈現出整體回暖的形態。
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2006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6500萬噸,較上年增長16.07%?傮w來看,06年我國造紙行業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2007年一季度,我國紙及紙板完成產量累計達到了1674.20萬噸,同比增長14.46%,預計全年將完成生產量7300萬噸。隨著未來紙品價格的繼續上漲,預計今年整個造紙行業的凈利潤仍將不負眾望、步步高升。
一、紙品價格上漲提升行業利潤空間
進入2007年以來,我國國內市場各類紙制品價格繼續保持著穩步的上升。新聞紙從年初的歷史地位4350元/噸攀升至4500元/噸,漲幅約為3.45%;銅版紙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升至7500元/噸左右,較年初上漲約5.03%;文化紙目前維持在6230元/噸的價格,比年初上漲5.59%;白卡紙從2006年底的6500元/噸上漲至7000元/噸,漲幅為7.69%。據業內人士預測,國內市場的紙制品價格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在產量和價格雙重上升的推動下,整個造紙行業的利潤空間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二、降低成本成為企業當務之急
造紙行業是典型的資源約束型行業,原材料的供應極大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純加工型造紙廠對上游原料供應商基本上無議價能力。隨著造紙用林木、紙漿等上游產業鏈原料價格上漲,國家加大對森林的保護力度,成本價格偏高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掌握上游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了各個造紙企業的當務之急。
降低成本可以有兩個途徑:一是收購上游原料資產,形成"林漿紙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二是通過采用規;a來降低生產成本。其中,掌握上游資源,形成"林漿紙一體化"是各大造紙企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擁有上游原料資源,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而且可以使企業獲得因原料價格上漲而產生的資本收益。因此,擁有上游原材料資源的公司將擁有更大的行業競爭力和投資價值。
我國國內造紙行業上市公司中,在掌握上游資源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岳陽紙業、金城股份、美利紙業等。岳陽紙業、美利紙業都以木材為主要原料,擁有可供采伐利用的林業資源。金城股份作為一家生產膠印紙、書寫紙的企業,其主要生產原料為蘆葦。在去年公司完成改制與重組后,公司的控股股東變為錦州鑫天紙業有限公司,而鑫天紙業的投資方盤錦鶴海葦紙開發有限公司,旗下擁有20萬畝高產葦田,年產優質蘆葦可達10萬噸。這不僅降低了公司的生產成本,而且年產10萬噸的產量也為公司將來產能擴張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