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南水北調濟平干渠平陰段水量增大。從8月18日開始南水北調濟平干渠參與東平湖分洪,由于8月16至17日,山東省中部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東平湖防洪壓力驟然增加。省防總為減輕東平湖防汛壓力,決定通過濟平干渠向小清河放水。濟平干渠自東平湖出湖閘至濟南市西部的小清河源頭睦里莊閘,全長90公里,是南水北調東線首批于2002年12月開工建設的單項工程,2005年12月按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并一次試通水成功。該工程建成后,不僅可先期將東平湖水調往濟南市玉清湖水庫,以緩解濟南市供水緊張局面,而且在這次東平湖泄洪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新社發 張慶民 攝
“南水北調工程的調水水質正面臨著被污染的威脅,必須引起足夠警惕!
26日,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向大會作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關于跟蹤檢查淮河、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報告時說,檢查發現,南水北調工程的調水水質正面臨著被污染的威脅,必須引起足夠警惕。
檢查組在江蘇省徐州市看到,徐州市三分之一的污水經奎河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排入發源于本地的奎河,但徐州市銅山縣還有3家造紙企業向奎河排污,致使奎河由江蘇進入安徽的省界斷面水質污染嚴重。
按照治污規劃的要求,徐州市另外三分之二的污水需要經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后排入不牢河和房亭河,通過截污工程導入同為淮河支流的新沂河入海。但是,徐州的截污導流工程至今沒有完成規劃批復,工程還沒有實施。據反映,揚州、淮安和宿遷的截污導流工程規劃同樣因意見不一致至今未批,新的方案也未確定,導致大量污水進入南水北調輸水干線。
山東省濟寧市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要調蓄湖泊,檢查發現其水污染治理同樣也存在滯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