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佩穎/文
要徹底解決中國造紙工業污染問題,必須結合造紙行業結構調整的整體要求,從原料結構、裝備水平、企業規模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以造紙企業減排為重點,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期淘汰落后產能,實現造紙行業增產減污目標,為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做出貢獻!边@是國家環?偩纸赵诒本┱匍_的全國造紙行業抓整治、促減排環保專項督察電視電話會上傳達的信息。
造紙業排污居高不下
根據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來看,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我們又清楚地看到,污染減排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主要污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落后產能淘汰工作進展緩慢,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擴張趨勢尚未完全遏制,特別是造紙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控制造紙行業COD排放量已經成為全國工業COD減排的關鍵點。
目前我國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0%—45%,居第一位,造紙工業已成為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
國家要求5000噸以下規模的造紙企業要必須關停。主要是因為每生產1噸紙的同時就會產生500—600立方米的污水,但是如果把污水按照環保要求規定處理的話會大大增加生產紙張的成本,所以諸多污染的造紙企業會選擇直接排放。導致的結果就是這樣的企業周圍正在形成“癌癥村”。
針對造紙業排污居高不下的問題,泰格林紙集團董事長王祥曾在采訪中向記者介紹,造紙業是一個以規模效益取勝的行業。以制漿造紙企業為例,造紙企業投入環保的資金巨大,一套環保設備就得6000萬至7000萬元,那么1萬噸規模的小造紙廠怎么買得起?正是這些“遍地開花”的污染企業,因為可以為當地解決就業及稅收,才堂而皇之的污染下去。
鐵腕治污染企業
環保專家指出,要徹底解決中國造紙工業污染問題,必須結合造紙行業結構調整的整體要求,從原料結構、裝備水平、企業規模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皟瀯倭犹,適者生存。造紙行業是要進行一次洗牌了,一些規模小、污染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將在這次整治中出局。”
自2000年以來,國家環?偩致摵嫌嘘P部門多次開展嚴打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造紙企業進行清理取締。但由于各地還存在淘汰落后產能執行不力、企業等待觀望和盲目擴產治理等問題,造紙行業環境違法的現象依然相當嚴重。為確保今年環保專項行動重點任務的完成,國家環?偩譁蕚浼哟笳瘟Χ取
首先進一步摸清底數。要求各省級環保部門對轄區內已經取締關閉的、停產整治和限期治理的企業,落實行政處罰措施的情況進行檢查,認真審核數據,并在今年8月31日前上報造紙行業專項督察報告。
然后根據造紙行業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將淘汰關閉、停產整治和限期治理任務劃分責任區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列出具體整治時間表和工作任務,按日推進,按周檢查;建立考核和驗收制度,合格一家驗收一家,完成一個地區考核一個地方。
堅決取締關閉國家規定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要求有關部門斷水斷電,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企業要拆除和就地銷毀生產設備。堅決停產整治沒有堿回收裝置的紙漿生產線或嚴重超標排污的造紙企業,堅決限期治理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排污的造紙企業。
對于不執行國家規定,未對應依法取締的企業下達取締關閉通知的,對違法排污的造紙企業未采取相應行政處罰措施的,都要依法依規追究政府有關領導和環保部門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最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行動,建立完善后督察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形成對造紙企業環境管理的長效機制,以避免風暴后的死灰復燃,促進造紙業的合并重組、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