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草漿造紙企業已從600多家關停至目前的不足30家,青島、棗莊、泰安、威海、濱州五市全部關停了草漿生產線。全國最大的造紙企業晨鳴集團壽光本部,也已全部關停了草漿生產線。全省造紙行業的COD排放總量已從2000年的30.48萬噸降低到了2006年的14.71萬噸。
省環保局有關專家說,造紙行業是我省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污染行業。雖然產量和效益多年來在全國居首位,為山東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造紙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還很大,COD排放量占工業COD排放量的一半,草漿生產線污染尤其嚴重。
據了解,1995年在淮河流域治污過程中,山東省率先提出了關停5000噸以下的小造紙企業,1997年又提出在全省關停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2001年省政府專門下發文件,要求關停兩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2004年又提出了關停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5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
經過幾年的結構調整,目前山東省規模以上的造紙企業278家,生產能力已達1500萬噸。全省草漿造紙企業已從600多家關停至目前的不足30家。青島、棗莊、泰安、威海、濱州五市全部關停了草漿生產線。全國最大的造紙企業晨鳴集團壽光本部,也已全部關停了草漿生產線。全省造紙行業的原料結構已從最初的草漿、廢紙漿、木漿的比例7∶2∶1調整到了1.5∶5∶3.5,造紙行業COD排放總量已從2000年的30.48萬噸降低到2006年的14.71萬噸,從占全省工業COD排放總量的59.6%降低到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