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吳忠市關閉市區8家小造紙企業,邁開了該市造紙產業結構調整的最后一步。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規定,吳忠對全市28家造紙企業調查后出臺了“造紙產業結構調整三步走”方案:第一步,鼓勵達規模的企業建設堿回收等排污處理項目;第二步,
要求符合自治區相關規定的企業入園“集中制漿、集中供能、集中治污”;第三步,堅決關閉不達規模標準、不上排污處理項目、不入園的23家企業。
8月初,昊盛紙業公司建設堿回收項目,邁開了第一步;8月中旬,吳忠新源紙業搬入造紙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邁開了第二步。在新源的帶動下,馬蘭花,銀欣等造紙企業將陸續遷入造紙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第三步因為涉及企業多,比較困難。但吳忠市委市政府既定政策不變。今天關閉的8家造紙小企業是金彩、雪彬、振宏、巨山、新星等,這些企業規模小、不上排污項目、不入園。按照計劃,至8月25日,其他15家小造紙企業也將全部關閉。其中,包括青銅峽佳美、萬花、華麗、懷遠、瑞澤等7家造紙企業和鹽池縣綠沙檸條產業科技發展公司。
背景分析
吳忠關閉造紙小企業后,環境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據環保部門估計,吳忠南干溝、清水溝的污染將大大減少。明年,這兩條排水溝的水質將會有很大改善。
清水溝是吳忠市最大的排水溝,沿岸分布著大小16家排污企業,遭到了嚴重污染,近20米寬,三四米深的溝里,流的全都是發黑發臭的污水。而與清水溝相伴的南干溝也厄運難逃,沿岸11家造紙、化肥企業每年排放工業廢水達862萬噸。據水質監測結果,按國家地表水五類標準評價,南干溝、清水溝全年達標率僅為20%,為劣五類水體,已經失去了使用意義。發臭的污水也讓吳忠市民的生活環境大打折扣。同時,兩條溝沿岸的農民還依靠溝水灌溉糧田,由于水質污染年年加重,糧食也逐年減產。政協寧夏八屆五次會議專門就南干溝、清水溝的污染問題提出了提案。
吳忠整治造紙企業后,清水溝、南干溝沿岸排污嚴重的狀況將得到改觀,待宇華紙業等3家公司的堿回收項目建成并運轉正常后,南干溝、清水溝有望清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