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杭州科學家“異想天開”:用植物來解決水體污染
 
http://www.hnckzkzs.com  2007-08-08 杭州日報

    2007年的夏天,沒有什么能比這場兇猛的生物危機,來得讓人更印象深刻——

  5月29日,因太湖無錫流域大面積藍藻集中暴發,導致無錫部分地區自來水發臭,無法飲用。6月15日,在安徽巢湖西北部,也出現藍藻,覆蓋范圍約280平方公里。6月下旬,云南滇池藍藻大量繁殖,湖水變得跟綠油漆一般,散發出陣陣腥臭味。進入7月,作為吉林省長春市重要水源水庫之一的新立城水庫也出現大量藍藻分布……

  藍藻綠色污染帶來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市民的飲水源“首當其沖”。在無錫,遭到藍藻污染的、散發著惡臭味的水最終涌進自來水廠,通過管道流進了千家萬戶。那些散發著濃濃腥臭味的水,不僅讓市民無法做飯,而且使洗漱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水危機的發生,責任不在藍藻,而在人!敝锌圃耗暇┑乩砼c湖泊研究所博導濮培民研究員告訴記者,藍藻來源于水體污染,是人把湖水弄臟了——大量的不加控制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導致水體嚴重污染。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它們與水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如果水體不流動,再加上適宜的溫度,就會造成藍藻爆發。

  無錫水危機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沿湖流域企業、居民等對水體的“殘酷破壞”。曾經,我們以為水像空氣一樣廉價,就像張口就能呼吸空氣一樣,只要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嘩啦啦地流出來。殊不知,人為的破壞,已經讓中國從水資源豐富的時代,進入水資源稀缺的時代。

  “如果無視水的問題,人類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或許是自己的眼淚!”廣州市一位政協委員曾經表達了這樣沉痛的預言。但是,對于已經出現的水問題,到底該怎么治理,更多的人工治理措施僅僅只能是嘗試,而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引長江水沖洗太湖或巢湖?專家說,這僅是將污染轉移到近海而已,由藍藻變成褐藻,最終污染沒有治理,反而會愈演愈烈。此外,物理的機械法雖然可以根治湖泊藍藻污染,但這種方法是要將全湖淤泥全部挖走。即使這種“愚公移山”式的做法能夠實施,也將會花費上百億元的巨額資金。
 
  更好的路子是 讓生態系統來修復生態系統
 
  8月5日,在臨安污水處理廠,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專家聚會。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孫鐵珩院士來了,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楊志峰教授來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員駱永明來了,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應義斌來了……這些我國土壤-植物系統污染生態學和環境工程學等方面的一流專家齊聚一堂,來驗收一個資金投入僅180萬元的科技項目。它是浙江省科技攻關重點科研農業項目,名為“植物系統去除水體氮磷污染的原理與關鍵技術”。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用植物來解決水體污染問題。課題組負責人——浙江大學環資學院博導楊肖娥教授介紹說,技術的核心就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微生物聯合作用,對水體中氮、磷等富營養物質進行聚集、分解、轉化和吸收。

  聽起來是一個枯燥的理論,然而當記者跟隨專家組前往現場,面對著這片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綠色公園”時,理論“落實”成了具象,景色的秀美完全出乎記者的意料。這片日處理2000噸尾水的生態工程示范區,就坐落在臨安污水處理廠內。和印象中又臟又臭的污水處理廠不同,這里,梭魚草、再力花、旱傘草、天堂鳥等在市面上價格昂貴的水生植物,“勾勒”出了一個鮮花綠草的生態公園。透過底下流淌著的清清溪水,可以看到小魚、小蝦等在里面歡快地游動。

  “現在你所看到的所有植物,經過我們的科學培育和馴化,已經從普通的植物變成了適合工程用的特殊植物!睏钚ざ鸾淌诟嬖V記者,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該系統,總氮、總磷的去除率可達70%-80%,其中氨氮的去除率超過98%。

  每天,2000噸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經過植物、微生物和物理的聯合作用后,已經達到銜接地表三類水的要求。楊肖娥打了個比方,“最好的水庫水,比如開化的源頭水,是一類水。錢塘江是三類水。而一般的池塘水則是五類水”。地表三類水已經符合飲用水源地的標準,自來水廠可以從三類水取水。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污水處理廠,能夠像這片示范區那樣,處理后的尾水能夠直接銜接地表三類水。

  根據估算,省科技廳農業處的副處長朱德其將系統的效果擴大了——如果以日處理6萬噸尾水計,該系統一年能減排279噸碳,10.8噸磷,930噸COD。而根據規劃,今后這片示范區就將從日處理2000噸擴大到6萬噸的尾水,并將結合園林、建筑、生態等各方面,成為一片觀光旅游區。

  前來驗收的專家給了這個項目非常高的評價。孫鐵珩院士指出,該項目總體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直接解決飲用水源區水質和湖泊富營養化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磥,當技術在被污染的生態面前遭遇難題時,只有生態自己“出馬”才最有用。正如濮培民研究員所說,“到最后,還得讓生態系統來修復生態系統”。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也許不再是一種奢望
 
  之所以選擇在臨安污水處理廠設置這片示范區,課題組可謂“用心良苦”。記者調查了解到,該處理廠的水的水流路徑是這樣的——入青山湖,從青山湖流至苕溪,而后排入南太湖。也就是說,該處理廠的尾水稱得上是太湖的“源頭”。治水,當需治源。

  與此同時,在流經區域苕溪上,包括祥符橋、余杭、德清、湖州在內,共5個自來水廠在此取水,飲用水源人口達上百萬。這片示范區做好了,對下游人民的水源問題意義重大。

  而意義還不僅在于此。根據估算,建一個污水處理廠,每噸污水需要投資3000元左右。這對于中國一般的小城鎮來說,資金壓力較大。而如果建成這個植物生態系統,則每噸污水的投資僅為前者的1/3,即1000元左右,運營成本僅為常規污水處理費的1/4,顯然更容易推廣,小城鎮的非耕地、池塘等,均可因地制宜地進行。

  甚至深為藍藻所困擾的太湖,也可以按這個項目的原理去做。濮培民研究員是無錫人,前段時間,他一直在太湖調研。他總結說,如果太湖沿岸的污水處理廠都用上這一系統,藍藻就不會爆發,“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首廣為傳誦的歌曲景象,就會得以重現。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金光集團APP第三屆暑期高校實習生就業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Copyright @ 2000-2007.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紙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聯系電話:010-51660216 值班電話:010-51660219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