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鎮)市經委日前透露,在國家和省確定的11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中,我市涉及鋼鐵、水泥、電力、焦炭、造紙、燒堿等6個行業92家企業,其中鋼鐵行業17家、水泥行業34家、電力行業17家、焦炭行業2家、造紙行業19家、燒堿行業3家。其中,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86家,占97.7%;污染物超標排放2家,已被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限產限排。
為落實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我市與10個縣(市)區政府、9個市直部門及高新區和16家重點企業,簽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明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和環境質量目標,對“兩高”行業污染防治目標任務、措施及時限做出專門規定。各縣(市)區將任務分解到86個鄉鎮(街辦)、107個部門和249家企業,建立起目標責任體系。制訂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考核標準》,成立了由分管市長為組長的考核組,對各單位實施責任書情況進行考核,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
我市在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一是嚴把項目審批,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城市規劃和環保規劃的項目堅決拒批。二是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把清潔生產標準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引導企業選用清潔生產技術,最大限度實現廢物資源化,減少污染物排放量。三是抓好“以新帶老”,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加環保投入,促使企業治理污染源,削減污染物排放量。今年以來我市對“兩高”行業建設情況逐一排查,在建的平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2×5000t/d熟料生產線純中低溫余熱發電技改工程和擬建山東黃臺火力發電廠2×300MW以大代小城市供熱工程2個項目,均辦理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