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文聰報道:今年以來,東莞市政府依法關閉了一大批排污企業,但近來環保部門發現,有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竟然“死灰復燃”。昨日,據該局政策法規科科長陳學友介紹,對于此類打而不絕的污染企業,環保局將聯合法院、供水、供電等部
門,采取斷水斷電、凍結財產等做法,情節嚴重者還將以“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罪”,判處有關負責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法企業玩“捉迷藏”排污
去年年底,東莞市政府決定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80家企業進行兩個月的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關閉。截至5月份,已關閉、停產的企業有21家,并由工商部門按程序注銷了其營業執照。另外,在年底前,東莞市還將分期、分批關閉200多家污染嚴重企業。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些污染源已被環保部門端掉,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部分關閉企業如同“黑門診”一樣又“死灰復燃”了。據陳學友介紹,在關閉的企業中有很多都是小造紙廠,它們大多沿用堿法、半化學法等老式生產工藝造紙,在制漿蒸煮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黑水,污染物濃度極高。由于投資小、回報大,部分不法企業主仍然與環保部門玩“捉迷藏”,在夜間重新開工生產。
“以往我們對這部分人主要是以勸說為主,但發現效果不好。一些關閉的企業主私自撕毀法院封條,買來生產設備、原材料、發電機,接上水龍頭、排污管重新生產。由于環保部門對此類企業無法24小時監控,因此等到執法人員再次前往查封時,他們已經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私下生產可追究刑事責任
在總結以往的做法時,陳學友覺得環保部門對關閉的污染企業太過“仁慈”,今后必須實施重典!拔覀內ツ暝诼橛筷P閉過一家小造紙廠,它‘死灰復燃’過三次,每次都是查封過后重新生產。最后我們叫上公安部門一起出動,告訴企業主要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責任,這才徹底根除了那個排污點!
“以前的做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對執法資源來說也是一種巨大浪費!睋浣榻B,環保部門與公安、法院等部門進行了協商后決定,今后環保部門將與相關部門聯動執法,織成環境監管網,對涉嫌犯罪的環境案件及時向公安、檢察部門移送。對實施關閉的排污企業,由供電、供水部門實施斷電斷水。一旦發現企業私下繼續生產,將以“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罪”,對企業負責人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