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紙(600163)今天公告,公司將非公開發行總計不超過20,000萬股的股票,募集資金人民幣100,000萬元,全部投入公司年產18萬噸低定量膠印新聞紙林紙一體化項目,其中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輕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認購數量區間為2500萬股至3500萬股,項目總投資為141932萬元。
提升規模效益
公司在公告中稱,高檔新聞紙業一直是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中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國家在相關設備的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所得稅、財政資金等方面一直給予大力扶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即將到來的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我國對高檔新聞紙的需求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與此同時,國內高檔新聞紙的產能和質量卻未滿足市場增長的需要。
而目前國內新聞紙生產廠商以中小規模為主,產品質量低、單位成本高。根據新聞紙行業的生產經驗,產量達到50萬噸/年方能實現規模經濟,才能使單位成本和經濟效益達到最優。
根據公告,1998年8月,公司首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12萬噸彩色膠印新聞紙技改項目于1999年底投產,該項目是公司在國內率先引進吸收國外先進造紙技術,使公司的技術、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躍上一個新臺階,不但滿足國內高檔新聞紙的需求,縮短了國內新聞紙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有效地遏制了進口新聞紙的沖擊,并因此積累了豐富的高檔新聞紙研發、生產、管理和銷售的經驗。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在現有裝備水平和規模的基礎上,發揮公司人才、技術、管理、裝備、基礎設施、林業、地域等優勢,提出擴建年產18萬低定量噸膠印新聞紙林紙一體化工程項目。
項目總投資14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計劃投入公司“年產18萬噸低定量膠印新聞紙林紙一體化”項目。該項目經國家發改委核準,并列入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專項,項目初步設計文件獲福建省發改委批復。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增年產18萬噸膠印新聞紙生產線一條、新建一條日產600(絕干)噸廢紙脫墨漿生產線、增建一座日處理10000米3污水處理場以及建設75萬畝原料林基地(其中現有林600208畝,新造林149850畝)。項目總投資為141932萬元(含外匯7000萬美元),其中:漿紙部分固定資產投資102965萬元,原料林部分投資34309萬元,鋪底流動資金4658萬元。本項目建設資金來源:本次非公開發行計劃募集資金100,000萬元,國債專項資金9,000萬元(已到位),不足部分由公司向銀行貸款解決。
紙漿部分建成投產后,可新增年均銷售收入73387萬元,年均實現利潤總額9133萬元,內部收益率達11.31%(稅前),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二年)9.1年,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原料林基地部分建成投產后,計算期內(計算期為17年,其中建設期5年,生產經營期12年)年均銷售收入13367.8萬元,年均凈利潤6093.3萬元,投資年收益率17.5%,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公司董事會認為,該項目建成投產,不僅有利于提高公司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而且有利于推動福建省造紙工業走林紙一體化發展的道路,調整原料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使紙業發展與農業、林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有著積極的作用和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