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肖漢民通訊員 賴錦文
4月底以來,東莞市環保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至目前環保局累計組織出動執法人員3475人次,檢查企業1099家,查處52家違法企業并進行行政處罰。環保部門表示,接下來將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于私自增加電鍍等重污染生產線的,一律給予10萬元的最高行政處罰。
8家造紙廠環境違法被關閉
環保部門近日檢查造紙企業時發現,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有94家:擅自擴大生產規模的57家,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設施的2家,未履行環保驗收手續的89家。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已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報請市政府限期治理后實施關閉企業8家,對62家企業進行了行政罰款共178.5萬元,目前正在報請市政府對21家造紙企業實行限期治理。
據介紹,目前東莞的環境污染問題仍然比較嚴重,首先表現在污染源數量巨大,特別是工業污染點源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工業企業25000多家,其中排污申報單位12508家。
而各鎮街普遍存在較大數量的無牌無證的“地下加工廠”,大多是污染性較強的生產項目,如虎門的無牌漂染加工廠、麻涌的無牌小煉油加工廠、大朗的無牌洗水加工廠等,這些企業規模小,基本上也沒有配備任何的污染防治設施,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
造紙中水回用必須超過80%
接下來,環保部門將在第一批14家企業完成在線監控系統聯網試點的基礎上,要求第二批298家重污染企業必須在年底前完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并與市監控中心實現聯網,實行全天候在線監測(監控)。
據了解,環保部門還將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于私自增加電鍍等重污染生產線的,一律給予10萬元的最高行政處罰,對于違法偷排企業,堅決追繳排污費。
另外,環保部門還規劃在中堂鎮建設造紙環保專業基地,整合現有企業和承接新建企業,統一排污管網規劃設計,目前該基地環評報告書正在報省環保局審查。同時全面整改現有造紙企業的污染防治設施,要求中水回用必須達到80%以上,必須采用生化處理工藝,配套鍋爐必須建設脫硫設施。全市造紙企業在年底前建成在線監控系統,包括排污口視頻、排水量、排氣量、COD、SO2實行在線監控,并全面推行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