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崇左6月22日訊(記者黃皓)為廣西崇左市帶來超過50%財政收入的制糖業,曾是崇左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今,崇左市在制糖業內大力推廣循環經濟,引導企業走向清潔生產的路子,使制糖企業實現了由末端治理到生產源頭控制,化學需氧量排放濃度逐漸降低。
在治理污染中,崇左市制糖業結合技術改造,側重于配套清潔生產設施,通過改造和更換生產工藝和設備,引進國內外一批成熟技術。崇左市水污染主要由制糖企業生產污水導致,該市10家糖廠配套了冷卻循環塔后,冷卻水循環利用率達到85%以上,減少了廢水排放。
同時,推行循環經濟之后,制糖生產中產生的各種廢料——現在已經變廢為寶,制糖業當中的三大廢物:蔗渣、廢糖液、葉子,可分別用于造紙和燃燒、制造酒精或者工業酸、用作牛飼料,整個蔗糖的生產流程當中實現了“百分百循環經濟”。
崇左市副市長黃統高向記者表示,崇左將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逐步引導建立和學合理的產業鏈,繼續開展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和循環經濟園區的創建活動,促進區域循環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