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造紙歷史悠久,其山區如今還有不少廢棄的造紙作坊,在無聲地訴說著邛崍這一原始工業的輝煌和滄桑。日前,邛崍又在地處道佐鄉深山老林的金雞溝發現一處造紙遺址,令人吃驚的是,除了被荒草覆蓋若隱若現的造紙用的水缸、木槽外,居然還有一個保存十分完好的古碉堡。這是迄今為止,邛崍發現的唯一有“防護設施”的造紙作坊遺址。
造紙遺址 原是財主秘密工廠
在道佐鄉張店村支部書記楊頂福的帶領下,記者一行從突兀而起的安雞坪山頂下到道佐、平樂兩鎮交界的金雞溝里。一入溝,叢林蔽日,涼氣襲人。向前再行50米,側邊懸崖一高臺上,赫然見一高約7米的碉堡。雖不十分雄偉壯觀,但居高臨下,槍眼冷對,不得不叫人倒吸幾口涼氣。楊頂福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這里原是清末及民國時期當地財主張元盛家的秘密工廠。
依山而建 碉堡設計之巧令人叫絕
記者在現場看到,近百平方米的作坊遺址地處小溪旁的茂密竹林中,已被歲月湮沒得幾乎沒有痕跡。但撥開齊腰深的荒草,可以清晰看見七八個長方形口子、石頭材質、載滿渾水滿是青苔的大水缸和許多已經腐朽的木槽,這些都是邛崍造紙作坊的常用工具。從遺址可以判斷,當年這里的造紙規模不算很小。
但遺址上面幾米之遙的碉堡卻保存得十分完好。它依山而建,巧妙藏于萬噸懸石之下。里側靠崖壁,外圍截面呈不規則梯形,條石層砌,白灰漿縫,上部還有多個形狀不一的槍眼。頂部圓木支撐,巨石當頂,遮風避雨,設計之巧令人叫絕。
走進高約一米的石門,內部面積只有十五六平方米。雖如今常被巡山人作為生火做飯之地,但也可以窺出當年的大致構造。里側近兩米高處,懸崖有凸出的部分,對應外側空洞,估計為當年樓板所搭之處。據當地人稱,近乎密不透風的樓下是居住或藏財寶之處,樓上則作觀察或射擊之用。
土匪橫行 財主建碉堡保平安
據碉堡附近石壁上所刻文字記載,碉堡修于上世紀初,“××求祥”字樣表明了修建目的是為了平安。據村里的老人講,張元盛在張店村一帶大大小小開了好幾家造紙作坊。
為什么在別的作坊沒有建碉堡,村里老人講,張元盛家住安雞坪山頂,溝內作坊看似離家較近,來回卻十分不便。而當時該作坊貨物全部從溝內經平樂外運,造成大量交易現金不能在當天到家,只能在溝內過夜。一次土匪連夜摸來,一陣槍響,瞬間半年白忙活。痛定思痛,他終于下定決心在此修建碉堡,并購置武器,以保平安。
杜衛平 曹斌 本報記者 汪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