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貴明/文
擁有總資產200多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紙業50強的山東晨鳴紙業,竟然通過50多公里密閉的通道大量排污。更讓人吃驚的是,面對媒體的調查,該公司人士表示,晨鳴紙業是全國知名的造紙企業,很多媒體都不了了之。(新聞來源:5月16日《經濟參考報》)
全國知名的造紙企業就可以隨意排污?“偌大的公司總部和三個分廠,綠草如茵,鮮花爭艷,一塵不染”。看來晨鳴也知道這樣排污是不對的。當地環保局法制宣傳科周科長承認,污水70%以上是晨鳴排放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訴記者,晨鳴紙業超標的污水偷排偷放到污水處理廠,造成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過高,經常無法處理;這樣,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就變成了集中排放,污水處理廠事實上成為晨鳴紙業超標排污的保護傘。
此前,國務院就明確要求,全國各類工業企業要在2000年底前全部實現生產廢水達標排放。而讓人驚訝的是,晨鳴紙業宣稱早在10多年前就全面實現了達標排放,在全國同行業中第一家取得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
同行業第一家取得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企業是如何達標的,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推行節能減排,都在為子孫后代著想。作為一個企業、一個負責任的社會公民,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企業發展做大做強的題中應有之義?晌覀兿胂癫怀鰜沓盔Q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如何躋身于世界紙業50強、中國企業500強的?當他們修出50公里的排污暗道時,他們離一些環保企業,離那些國內國際的先進企業已經越來越遠,落下的距離用公里已經不能度量。從這個角度看,晨鳴50公里的暗道排污不僅會影響到其自身在國際社會及公眾中的企業形象,更臟了企業的臉。
晨鳴排污有錯,但這個錯還應該有人負責。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的話一語中的,“一些地方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污染反彈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問題看似在企業,其實根子在政府,地方保護是根源”。
能夠想像得到,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晨鳴又少不了中國式的危機公關。不可否認,地方政府在面臨節能減排和GDP的選擇時,很多人都選擇了GDP。一個可以佐證的事實是,淮河的治污金額十幾年來不下600億元,但巨額投入并沒有換得淮河水的清澈。但我們想提醒這些地方政府及官員的是,不要惟GDP是從,不要整日把科學發展觀、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掛在嘴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對重點用能單位和污染源要加強經常監督,對惡意排污行為實行重罰,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出臺一些政策,比如GDP的統計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或者引入綠色GDP指標,把企業利益、地方利益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科學考量,并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