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造紙廠“育”出綠洲來
 
http://www.hnckzkzs.com  2007-04-26 人民日報

  4月19日,記者到位于寧夏中衛市的中冶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采訪時,恰遇大風天氣。中衛市雖然風力不小,但只有輕微浮塵。大街上,劉全福老人對記者說,要是以前遇到這種大風天,十幾米之外都看不到人。你看現在這天,空中還算清亮,年輕人騎著自行車在街上到處跑呢!

  提起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那場強沙塵暴,劉老漢仍心有余悸。老人說,那次的沙塵暴刮得太猛了,成群的羊被刮到水渠里淹死,還有下學的娃娃和從地里干活回來的7個人,有的掉在渠里死了,還有的失蹤了,連尸體都沒有找到。


  說起這幾年的生態改善,劉老漢一絲笑容掛在臉上。他說,現在的沙塵暴一年比一年少,強度一年比一年小,變化太大了,這其中有美利紙業的一份功勞,光他們在沙漠里種的林子,就有幾十萬畝。原來的西風口多讓人害怕,現在全栽上樹了。

  速生林覆蓋西風口

  治沙走到“驢走不過的地方”

  記者來到曾令無數人心悸的西風口時,這里的沙漠已被一眼望不到邊的速生楊覆蓋。西風口是中衛市沙塵暴的發源地,中衛人所受的風沙侵害,幾乎全來自這里。提起西風口,中衛人說那是吃人的地方。這里曾有過一場風沙過后,數萬畝良田被黃沙掩埋的悲慘歷史,致使數百農戶頃刻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帮L卷黃沙滾滾來,青苗渠道一夜埋,開門腳踏黃沙土,攜兒帶女逃荒災”,這是若干年前這里生活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后,中衛防沙治沙雖取得不小成就,但由于風沙源頭沒有得到治理,沙害依然危害著中衛群眾的正常生產和生活。西風口的風沙侵襲,每年給中衛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0多萬元。

  美利紙業的老王說,2000年,現任公司董事長的劉崇喜帶領美利人就是最早開始從這里植樹的。那年正月十五過后,500臺推土機和各種機車轟鳴著開進了西風口。吃了數不盡的苦,受了數不清的累,艱苦奮戰兩個月,將近5萬畝的沙丘被推成了平展展的沙地。接著,千余人的植樹大軍開進了西風口,筑渠的筑渠,挖坑的挖坑,一棵棵速生楊種進了沙地里,飽含泥沙的黃河水引過來了。當栽種的速生楊樹干上長出新綠時,中衛城里的男女老少大老遠跑來參觀。有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把攥住劉崇喜的手說:“驢走不過的地方你們走過了,我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們干成了!”

  這是美利紙業林紙一體化的開端。

  沙漠后退氣象新

  百余平方公里沙漠成綠洲

  美利紙業種植速生林的面積以每年5萬畝的速度增長。截至去年,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5萬畝,使騰格里沙漠向北、向西后退了10余公里,百余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帶變成綠洲,成為我國西部治沙造林、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綠色造紙的典范。幾年前,這里的沙漠荒無人煙,現在,伴隨著速生林的成長,這里野生動物漸漸多起來,生態環境一天比一天好。為了更好地種林管林,美利紙業公司成立了林業工程技術研究院,針對速生林基地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了林木引種、病蟲害預測預報及防治、伐根萌條更新方面的研究。

  美利紙業環保公司總工程師馮連生對記者說,35萬畝速生林,對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巨大,根據權威機構公布的資料,一公頃闊葉林,一年可消耗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0.73噸氧氣,美利紙業種植的35萬畝速生楊,如果細算一下,消耗掉的二氧化碳和產生的氧氣量是多么驚人。馮連生在中衛生活了40年,他感覺到,中衛市這幾年的氣候越來越好,空氣質量也越來越好,與美利紙業栽種的速生楊面積越來越大有直接關系。種植大面積的速生林,既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又給公司造紙提供了原材料,可謂一舉多得。

  植樹形成產業鏈

  帶動農民走上富裕路

  美利紙業在沙漠里種植速生林獲得成功后,中衛市及周邊的農民群眾也從中受到啟發,自動加入到植樹防沙行列里來。

  中衛有大量因風沙侵襲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在美利紙業帶動下,當地群眾看到了林紙一體化工程的美好前景,數萬畝荒漠化土地被當地農民種植了速生林。他們算過這樣一筆賬,1畝林地每年的平均木材蓄積量是2立方米,1立方米價格為400元。在速生林生長的前兩年,行間樹距還可以套種飼草或蔬菜,每畝飼草可以養兩只羊,除去投入,每畝經過改造過的荒漠化土地可以收入800元左右。

  種植速生林需要大量樹苗,美利紙業在建立自己育苗基地的同時,鼓勵和幫助當地群眾育苗。育苗人在將培育的樹苗出售給美利紙業的同時,他們的樹苗也成為當地農民的搶手貨。而中衛農民圍繞著種植速生林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產業鏈,供應專用肥料的,治蟲的,傳授技術的,當地農民為植樹防沙做著各自不同的工作。中衛市鎮羅鎮觀音村6組農民38歲的姬學凱管理的林地有230畝,去年,他育了4畝樹苗,每畝4000株,每株樹苗賣上了1.8元的好價格,姬學凱大賺了一筆。他笑著說,這都是沾了美利紙業的光,為自家增加了那么多收入。

  “肥水不流外人田”

  水資源實現大循環

  在林地里參觀時,記者看到水渠里奔涌的水流正灌溉著泛出綠色的速生楊。公司董事長劉崇喜介紹說,這些澆灌用水都是經過處理后的造紙廢水,現在發現,這些處理過的廢水,澆灌后樹長得特別快。

  老美利人還清晰地記得,幾年前,老廠區每天需投入10萬至15萬元的二胺和尿素以凈化污水,然后直排黃河。相當于每天往污水里扔一輛桑塔納。不僅如此,每年還要支付1000萬元的排污費用。在沙漠地區,水可是黃金啊,尤其對于造紙廠這樣的耗水大戶。一定得讓用水循環起來!就是有了這樣的理念,5年前,美利紙業實施了以水資源為重點的綜合循環利用系統工程,投資6000多萬元興建27.8公里廢水北輸上山工程和北干渠揚水工程,通過兩級泵站把經處理達標的廢水與黃河提灌水混合起來,用于澆灌園區林木基地。

  廢水澆灌會不會存在二次污染?寧夏農林科學院分析中心的化驗結果顯示:污泥、污水中重金屬等有害成分較低,排放的廢水符合國家農用灌溉水標準,綜合處理后的生化壓濾污泥中含有較高的植物生長營養成分,對促進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速生林木非常有利。而灌溉用水再經過自然徑流,匯集到5個大小不等的湖泊,進而再從湖泊提水用于工業生產,生產的廢水再經過達標處理用于灌溉林木基地,從而實現了水資源大循環綜合利用的主動式循環經濟!胺仕涣魍馊颂铩,這樣的循環,不僅使美利紙業成為全國第一家零排放的造紙企業,而且每年可減少從黃河取水6000多萬立方米,減少取用地下水4000多萬立方米。美利人利用徑流建造的人工湖泊,就有“美利東湖”、“美利西湖”等多個湖泊,原來寸草不生的沙漠變得極富生機。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阿根廷環境保護主義者抗議芬蘭公司建造造紙廠
Copyright @ 2000-2007.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需要服務請點我聯系電話:010-51660216,51662132 客服熱線:13671193301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