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道瓊斯金融通訊社駐北京記者來到中國造紙學會,希望我談談對中國出口美國銅版紙“征收懲罰性關稅”的看法。中國造紙學會工作范圍,是負責行業上技術交流,關于這一問題有專門的機構負責。但出于禮貌,我還是接待他,并談了我對這一問題的個人看法:
一、中、美都要按照規則辦事
中、美都參加了WTO,雙方有分歧沒關系,但要按照WTO有關規則辦事。我國加入WTO已經5年,在這5年中各方對中國的評價是好的。各國之間貿易往來從來都是互通有無、利益共贏的原則,出現分歧應當坐下來協商。
我已工作50多年,美國給我的印象是:本國利益至上,有時不考慮合法性,有時辦事不公平,想對誰制裁找個理由就制裁。比如美國有些企業家,有時也遵循此原則。
記得上世紀90年代,我在國家紙張檢驗中心工作。有一次全國范圍抽檢衛生巾產品質量,保潔公司產品質量的確很好,但抽回來產品只能判B等。報紙公布后,他們不服,認為自己是世界統一配方,為什么中國檢測結果達不到優質產品標準?到處找原因,都不得其解。最后我告訴他們,中國是主權國家,有自己的政策、規定和標準。你們到中國來辦廠,生產的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就應當遵循中國的產品標準接受檢驗。你公司雖然是世界統一配方,但在中國銷售,就必須符合中國標準。他們后來終于明白自己產品未達到優質品的原因。經我善意提醒后,現在他們的產品一直保持優質水平。美國個別企業家和一些人頭腦都是一根筋,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其實這次銅版紙加收10.9%~20.4%的關稅,倒霉的是美國國內消費者。
二、買賣雙方應當互通有無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承認我國與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方面尚有差距,我國從美國進口了那么多的民用客機,不也搞活了美國的航空工業嗎?中國政府與人民從來也未表示“錢都讓美國賺了”,產生妒嫉心理。中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就將造大飛機放在重中之重來發展,自己有了就不用買人家的了。
造紙工業最近10年才有飛速發展,尤其外資進入后,國外商家不但輸入資金,更多的是帶來技術。這使得我們的產品質量有了顯著提高。過去造紙工業每年進口產品:進口紙漿、進口廢紙,年年都呈兩位數增長,近幾年進口產品才呈下降趨勢,如新聞紙、銅版紙,而且出口量也在增加,這是國內產品質量提高的表現。過去大量進口時,你們興高采烈,現在產品賣到你們國家,就反映強烈,用中國人話說,這叫“贏得起,輸不起”。出口銅版紙到美國30.4萬噸,價值2.2億美元,比起過去進口美國的銅版紙還是便宜的,比起買你們上百億元的客機也只是一個零頭。
三、中國人辦事從來就是公平、公正的
這次銅版紙出口量最大的是兩家大公司,首家是金東紙業,其次晨鳴紙業。前者是外國公司,后者是中國公司,無論外國公司受損,還是中國公司受損,我們都視同造紙業的一員,我們對他們在美國受不公平的待遇,十分不滿。
“征收懲罰性關稅”的舉動不僅是對這兩家企業也是對造紙行業的挑戰。希望美國政府認真考慮,造紙產品是中國買的多,還是賣的多?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中國海關統計。中國政府早在2005年下半年就做出決定造紙工業是高能耗資源性產業,并不鼓勵出口,美國造紙業也在中國設廠,我們都是盡可能給予幫助,保潔公司案例我就告知金佰利公司,金佰利公司一點就通,主動與我們溝通,因此少走不少彎路。
制裁也決不會單方面贏得。我記得本世紀初有一件事:中國出口到美國廢鋼鐵、美國進行反傾銷,中國也準備了相應對待措施,其中之一就有對從美國進口廢紙進行“回報”,直到第二年因中國總理訪美,布什取消了反傾銷制裁。
我們希望美國政府認真考慮,用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這次銅版紙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