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國家發改委將聯合有關部門將廢紙回收列入今年造紙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將采取一系列具體、強制性的措施加快我國廢紙回收力度。
事實上,作為中國造紙業龍頭企業,同時也是廢紙消費大戶,華泰集團和泰格林紙集團一直是中國的廢紙回收工程的推動者,他們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和影響,為中國廢紙回收事業鼓與呼。因為他們知道,中國是紙張生產和消費大國,廢紙回收事業的開展,不僅關系到中國造紙業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更是關系到今年“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發展循環經濟的長遠大計,同時,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兩會期間,兩個龍頭企業的帶頭人,華泰集團董事長李建華和泰格林紙集團董事長王祥兩人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再次就中國廢紙回收事業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和建議。令人欣慰的是,兩人的孜孜以求的目標正在一步步走向實現。
廢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僅以我國年產新聞紙300萬噸為例,如果能把報紙全部回收,就可造出240萬噸好紙,相當于少砍5100萬棵大樹,節省了9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少用純堿72萬噸,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
但是,廢紙回收的意義卻遠遠不僅僅是環境保護。李建華認為,近年來,隨著中國造紙業的迅猛發展,國際市場紙漿和廢紙價格持續上漲,給我國造紙企業帶來很大困難。目前,全世界可供出口的廢紙總量約為2500萬噸,我國廢紙進口量已占其1/3;美國廢紙出口總量的50%以上銷往中國。今后幾年,我國對廢紙需求量仍然很大,但廢紙資源有限,一旦世界廢紙價格暴漲到企業難以承受或世界突發事件影響廢紙的正常運輸,將給中國造紙業帶來十分嚴重的后果。
為此,李建華提出,提高國內廢紙的回收率和合理利用廢紙資源,不僅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意義深遠,而且對中國造紙業的健康發展,對中國造紙業產業安全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廢紙回收工作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缺乏廢紙回收觀念;其次,缺乏廢紙及時利用觀念,再生紙其實也有“時效性”,越新越好,越少污染越好;第三,沒有專業的回收渠道,人們往往把廢紙賣給家門口的“流動收購人員”,許多廢紙因不符合質量標準而被棄用;第四,與國外進口的廢紙相比,國內廢紙回收環節還缺乏分揀標準,缺乏對專業分揀人員的培訓,紙張品質混雜,很多優質廢紙也沒有物盡其用,造成了二次浪費。
關于如何做好這項工作,李建華方案具體又可行。第一,在收集體系或運行機制上,建議結合有關城市垃圾分類回收的做法;第二,在居民源頭的粗分階段,應該形成由居民、小區保潔員、物業管理公司和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的體系;第三,分類回收物的進一步細分和預處理應由專業化的企業———分揀中心來完成;第四,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及行業組織制定出統一的廢紙分揀標準,同時對專業分揀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廢紙品質,便于回收利用;第五,政府要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積極倡導和引導社會由粗放生產及消費轉入集約生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再利用,逐步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