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報告中指出:“2006年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增長1.2%%和1.8%%,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
筆者認為,作為與環境保護有密切關系的造紙行業,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近年來,造紙行業是喜憂參半,既有多家造紙企業榮獲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美譽,也有一些造紙企業亂排廢水污染環境,受到處罰。造紙行業如何發展才能符合黨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諧社會要求,已成為紙業和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造紙行業要健康發展,當前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協調工作。一是在解決原料來源時做好保護原有森林與新建速生林之間的協調工作。二是處理好紙廠采用稻麥草為原料進而使農民增收與稻麥草漿生產企業環保達標之間的協調工作。
營造速生林,實施“林紙一體化”戰略是國家為解決造紙行業纖維原料短缺、促進林業與紙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那么,營林的林地資源從哪里來呢?來源有兩個,一是宜林荒山荒地,二是改造低產林地。在改造低產林地時,會遇到保護原有森林與新建速生林之間的協調問題,特別是國家實行林權改革后,山民擁有林地產權,在該保護的森林與可處理改造的低產林間的界線又比較模糊,容易發生濫砍濫伐、破壞環境的事情。因此,既尊重山民的發展權利,又保護森林資源是需重點協調的工作之一。
一些造紙企業以稻麥草為生產原料,這既能為農民增加收入,又是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產體系的體現,應該說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問題在于稻麥草制漿產生的黑液不易處理,而一些中小企業由于規模不經濟等原因又上不起相應的堿回收處理裝置,使得部分中小造紙企業成為排放不達標、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既要利用好稻麥草資源,又要保護好環境也是紙業需要重點協調的工作。
造紙行業當前需要協調的工作,從本質上說,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而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造紙業需要考慮,其它如煤炭業、水電業、化工業等各行各業也都需要認真考慮。各級地方政府由于肩負著發展經濟的責任,引進資金辦項目、搞開發是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搞開發必定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如何平衡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的關系,成為擺在政府以及全社會面前的重要課題。
上個世紀的199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印度籍經濟學家阿馬地亞森先生撰寫了《以自由看待發展》一書,提出自由是發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進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他認為,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死亡等等,以及能夠識字算數,參與政治的自由。對于中國當前那么多落后地區的貧困山民來說,他們是不是也應該有追求自由的權利?從這點上看,營造新的林地、開辦造紙工廠,進而改善生活質量是無可厚非的,但關鍵要掌握好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的度。
要掌握好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的度,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法律就派上了用場,國家有《森林法》、《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所有機構都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違犯了法律就必須受到制裁。
根據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2007年國家將大力抓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工作,國家將通過完善并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促進節能環保技術進步,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及強化執法監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節能環保監督管理體系,堅決依法懲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等一系列綜合措施,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保護好環境。
作為造紙行業,則應按國家有關要求努力協調好發展中的各種關系,進一步發揮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也期盼明年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總理能高興地宣布環保指標順利完成。
郭永新,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主任助理,行業研究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