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具有周期性與季節性的特征
我國紙行業屬于快速成長的基礎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有重要地位。該行業具有周期性與季節性的特征。目前造紙業通常劃分為新聞紙、文化紙、包裝用紙和特種紙四個子行業。國家政策是我國造紙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政府從產業政策、反傾銷保護和環保政策三個方面對造紙工業的發展進行支持和規范;原材料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人民幣升值對造紙業的有利,但是升值之利被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吞噬。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紙及紙板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造紙行業景氣拐點短期內難于降臨
就目前而言,造紙行業景氣拐點短期內難于降臨。國內外各項基本面因素表明,行業整體環境的改善可能在07年。主要理由包括:(1)未來一年國際漿價回落概率大于上漲;(2)國內產能增長放慢將緩解市場壓力。鑒于短期內造紙行業轉折點尚難于降臨,因此我們給予行業中性評級。我們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紙業投資策略應該是在行業內尋找結構性機會,并為來年的拐點進行布局。關注一下三類結構性機會:(1)產品檔次高的公司;(2)具有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的龍頭公司;(3)能夠穩定獲取原材料的公司。
中國造紙業的發展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帶動了對紙及紙板的需求,并刺激國內在造紙領域的投資;二是全球造紙業產業轉移的國際背景。我國紙業的消費和生產在“十五”期間獲得了快速發展,2005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達到5930萬噸,增長9%,2000-2005年復合增長10.3%。2005年我國紙及紙板產量為5600萬噸,同比增長13.1%。2000-2005年復合增長率12.6%。預計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將超過8000萬噸,產量突破9000萬噸。
人民幣升值對造紙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造紙業作為我國第三大用匯行業,根據2004年的統計數字,該行業合計進口用匯達93億美元。因此,隨著人民幣升值,該行業的企業也將明顯獲益。受益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有利于降低造紙業的進口設備采購成本,二是可以大幅降低造紙成本。由于造紙行業多數設備需要進口,而作為主要原料的木漿和廢紙約有近80%需要依賴進口。粗略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全行業可降低成本2-3億元。
另一方面,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國商務部的反傾銷措施已經基本上覆蓋了整個造紙行業的主要類別,在這種政策的保護下,造紙行業將獲得相對寬松的競爭環境,一些有資源和規模優勢的紙類上市公司有望繼續獲得高速成長空間。 而從國內造紙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未來幾年紙制品的需求增長將與國民經濟發展同步。企業若能在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替代進口高檔紙品方面有所作為,將會獲得超速度發展。根據造紙行業協會預測,要達到目前世界平均消費水平,我國大約是在2015年,消費總量將在8000萬噸以上?梢娭袊旒埞I目前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通道之中,造紙行業的成長性已經非常突出。
中國終將成為全球造紙業的產業中心
目前全球造紙業的生產與貿易重心正由歐美發達國家向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和以巴西為代表的拉美地區轉移。中國造紙工業已經初步呈現出國際化、集中化、專業化的態勢和格局。國內大的造紙企業在設備現代化程度方面已完全與國際接軌,產品質量得到國際市場認可。05年我國造紙行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進口木漿的增長勢頭得到遏制,進口紙張同比下降;2、出口紙張和紙漿增長迅速;3、紙漿和紙張國內生產增速遠超過進口速度。林業資源瓶頸有望在2010年得到緩解。預計至2010年,我國造紙林基地可穩定提供5600萬立方米木材,竹材1350萬噸,可制木漿1300萬噸以上,竹漿400萬噸,大大減輕對國際市場木漿的依賴,并最終消除我國造紙工業原材料的瓶頸問題。
預計07年紙漿價格漲勢趨緩,紙品價格走勢分化。由于06年紙漿價格的上漲主要源于制漿成本的上漲以及供求的不平衡,預計07年隨著紙漿供給的增加,紙漿價格漲勢趨緩。在紙品方面,07年新聞紙供給繼續增大,從而對價格構成壓力。銅版紙和白卡紙因市場供求基本平衡,預計價格相對平穩。與國外同行業相比,國內造紙企業龍頭公司市盈率偏低,投資價值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