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新聞紙基地——華泰集團近日傳出喜訊,2006年華泰集團生產經營實現歷史性跨越,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2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和37 %。這標志著華泰集團的企業規模又一次躍上新臺階。
2006年以來,華泰集團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克服能源、運輸、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行業產能階段性過剩等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以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加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按照李建華董事長提出的“‘十一五’能耗等綜合成本下降30%,年均下降6%”的目標,廣泛開展節約挖潛、節能降耗活動;另一方面以銷售為龍頭,以質量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積極穩固國內市場,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使企業發展勢頭持續上升,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全年銷售各類紙張120萬噸,產銷率100%,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均獲得巨大攀升。
競爭實力倍增
2006年10月8日,華泰集團投資25億元引進全球最大、設備最先進、車速最快、紙幅最寬、產品質量檔次最高的年產45萬噸新聞紙生產線竣工投運,在國內外造紙行業引起巨大震動。短短五年多的時間,華泰先后投資70多億元,建成年產16萬噸、25萬噸、40萬噸和45萬噸連續4條國際一流的高檔新聞紙項目,一舉改寫了中國高檔新聞紙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并打破了加拿大、瑞典、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新聞紙企業多年來牢牢掌控著世界新聞紙格局的局面。120多萬噸的新聞紙年生產規模,占中國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強,使華泰牢牢確立了全球產能最大、具備國際競爭實力的新聞紙基地的地位,演繹了中國新聞紙業發展的傳奇。與此同時,華泰集團不斷加強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先后拿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山東省“泰山學者”崗、山東省輕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技術進步獎等多項大獎。
在李建華董事長的帶領下,截止2006年,華泰集團總資產增長到136億,造紙年產能擴張到180萬噸,成為集造紙、化工、印刷、熱電、林業、物流、商貿服務于一體的全國500強企業。2006年9月,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首屆全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排名中,華泰集團名列第3位,成為公認的最具發展力和競爭力的企業。
贏得高度評價
蓬勃發展的華泰集團得到了各級領導、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2006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山東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高麗,山東省省委副書記、省長韓寓群等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華泰集團,對華泰集團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以董事長李建華為首的領導班子廉潔勤政、拼搏奉獻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揚,并指示各級領導“都要來關心、支持華泰,協助華泰這樣的大企業快速發展”。 黑龍江日報社總編楊殿軍稱“華泰是報業合作伙伴的最佳選擇”;遼寧日報社傳媒集團社長姜鳳羽表示“愿與華泰集團利益共享、共同發展”; 美國CNG公司銷售總裁斯坦利驚嘆:“在世界上沒有其它地方像中國一樣能發展得如此之快,而在中國也沒有其他公司能趕得上華泰的發展速度!
上市公司華泰股份迎來了股改后的第一個大豐收年,也贏得了股民的贊譽和信任。尤其是12月15日華泰股份定向增發收購母公司化工資產公告后,短短一周的時間華泰股份(600308)連續三次漲停,股價連漲4元,并保持持續上揚的趨勢,充分體現了廣大股民對華泰未來發展的看好和對華泰管理層的高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