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報報道:(記者 徐文清)本報1月11日A03版刊發了有關鄭州復興紙業有限公司存在污染現象的報道后,立即引起了相關部門及該公司的高度重視,該公司負責人也趕到本報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說明。1月16日、17日,記者再次來到該公司進行了走訪。
現場:排污口已規范
在現場,提供舉報線索的農民老郭指認的一個排污口已經填上了,站在土上還能感到明顯的松軟。
“我們就只有一個排污口。”該公司一姓秦的副經理說,“你們見到的那兩個半掩埋而干枯的出水口,是過去老廠在當時COD350mg/L和COD200mg/L達標的兩個排污口,只是我們沒有恢復地貌,而被你們誤認為是偷排的暗口。我公司現在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規定,只設立了一個規范化排污口。”
環保監測:所排污水已達標
秦經理介紹,該企業目前共有3個車間,按設計要求,月產量為1100噸左右。對于有人提出的“批復還沒下,怎么能生產”的疑問,秦說:“上面批準我們調試,也就是開機生產,因為開機生產才能調試,這是合乎規定的!
據該公司法人代表胡登云介紹,2006年12月10日,該公司邀請鄭州市環保局監測站到企業進行驗收監測。鄭州市環保局監測站授權委托登封市環保局監測站在該企業進行了3天時間的晝夜監測,化驗結果顯示,所排放的污水已經達標。胡登云說:“通過這次媒體監督,我公司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意識,將努力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