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優勢明顯公司收入國內第一,產量第二。產品非常豐富。包括銅版紙、雙膠紙、箱板紙、新聞紙、輕涂紙、書寫紙和白卡紙等;結構調整明顯。
銅版紙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逐漸降低,白卡紙比重不斷提升。江西晨鳴35萬噸低定量涂布紙投產以及吉林20萬噸輕涂紙即將投產后,公司輕涂紙的比重也將提升一個層次。2006年前三季度輕涂紙比重已經提升到15.26%。
產品調研分析目前公司銅版紙總產能40萬噸。國內市場供需平衡。2007年國家取消銅版紙的出口退稅可能略會沖擊原有市場格局。日本王子紙業2008年投產的80萬噸的銅版紙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沖擊;白卡紙總產能30萬噸,以毛利率較低的社會卡為主。且質量不如人意,差于預期,價格略低。公司未來目標是生產煙卡;壽光本部30萬噸超級壓光紙(實際生產新聞紙,產能達40萬噸)投產后,公司新聞紙產能65萬噸。國內新聞紙行業產能集中釋放后市場存在供過于求價格下跌的狀態。公司通過出口謀求市場。
行業收購整合的先行者晨鳴紙業是在不斷的收購兼并中擴張發展壯大的。近年相繼以巨資吉林紙業和湛江項目,不斷完善布局和林紙一體化的戰略。而且公司逐步剝離非主業資產。
多元化未能避免行業系統性風險公司多元化發展并沒能有效回避造紙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行業產能擴張帶來的產品價格下跌基本上令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步下滑。2004年到目前,公司每個季度的凈利潤增幅均低于收入增幅;幾乎所有產品的毛利率在近年來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公司難以向下游轉移成本壓力;公司盈利能力并不算非常出眾,僅處于同行中游水平。
風險揭示行業系統性風險;人民幣升值并未能化解原材料漲價的壓力;公司發展戰略欠缺清晰;國外反傾銷風險。
估值驅動因素明顯抵稅、壽光本部40萬噸新聞紙、吉林晨鳴10萬噸新聞紙和20萬噸的輕涂紙。根據我們的模型,預計公司2006-2008年收入增幅分別為28.1%、35.42%和6.88%,每股收益達到0.51、0.65和0.77元。>>>推薦:晨鳴紙業:四種紙產品列入國家免檢產品
市盈率分別為10.8、8.5和7.1倍,但是行業系統性的風險、公司發展戰略欠缺清晰以及較多較散的產品等將會壓制公司的估值。
1.規模優勢明顯1.1收入第一,產量第二晨鳴紙業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山東省壽光縣造紙總廠;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股票于1997年5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0年順利增發A股投向銅板紙項目;2004年9月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20億元投向涂布白紙板和低定量涂布紙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造紙行業中規模和收入等方面名列前茅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文化用紙、報刊用紙和包裝用紙三大類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年紙品生產能力300萬噸,是我國最大的綜合造紙企業。
晨鳴紙業在2005年總產量達到205.46萬噸,全國排名第二位,而銷售收入方面憑借多品種經營等方面的優勢以171億元位居第一位。公司產能的擴張是推動利潤增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產品銷量的提升將為公司帶來更高的利潤額 把握升浪起點 炒股不如炒匯
外匯市場直通車 沒有必賺只有穩賺
。公司產品的質量在業內也屬于一流水平。2006年12月21日,“國家免檢產品”的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晨鳴紙業的膠版印刷紙、低定量涂布紙、銅版紙、涂布白卡紙4種主導產品同時上榜。
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眾多,初步統計有14個左右;資產眾多,包括了山東壽光本部資產:膠版紙公司(一廠)、輕涂紙公司(二廠)、銅版紙公司(三廠)、白卡紙公司(四廠)和超紙壓光紙(五廠);武漢晨鳴(文化紙和新聞紙);齊河晨鳴(箱板紙和瓦楞紙);赤壁晨鳴(雙膠紙和書寫紙);延邊晨鳴(雙膠紙);海拉爾晨鳴(雙膠紙和書寫紙);襄樊晨鳴(銅版紙);江西晨鳴(低定量涂布紙(LWC));吉林晨鳴(新聞紙和輕涂紙)。另外,部分資產同時還有制槳業務。從公司的資產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產品線也非常豐富,在國內已經定位為多元化的造紙生產企業,規模持續擴張。產品主要包括銅版紙、雙膠紙、箱板紙、新聞紙、輕涂紙、書寫紙和白卡紙等。
1.2結構調整明顯目前銅版紙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逐漸降低,白卡紙比重不斷提升。從2004年到2006年中期公司公告的數據來看,銅版紙占收入比重從26.63%下降到17.45%,江西晨鳴35萬噸低定量涂布紙(LWC)投產以及吉林20萬噸輕涂紙即將投產后,公司輕涂紙的比重也將提升一個層次。2006年前三季度輕涂紙比重已經提升到15.26%。還有,白卡紙投產后,在公司中的地位顯赫,占17.23%,一舉成為繼銅版紙后的第二大品種。
2.產品調研分析2.1銅版紙銅版紙主要用于精美雜志的印刷。近期國內并沒有企業投資建造銅版紙生產線,國內產量基本上持維持在270-280萬噸左右,供需基本平衡。日本王子紙業與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合資組建江蘇王子紙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約158.3億元新建年產80萬噸銅版紙生產線(兩條年產40萬噸銅版紙生產線),估計2008年建成并開始生產。估計80萬噸銅版紙投放市場將產生較大的沖擊,本來相對平衡和平靜的市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產能的釋放,可能會謀求出口來緩解國內市場壓力。當然,也會淘汰國內小型銅版紙造紙企業生產線以及低檔產品。
2004年,中國政府取消了對以國內資源為原料的紙漿、紙和紙板的13%的出口退稅,而以進口纖維為原料的產品被豁免繼續享有。2006年中國政府又宣布取消對進口原木、木片和商品漿作為原料生產的紙漿、紙和紙板所享受的13%出口退稅,該政策原應于2006年1月1日生效,但國家考慮到為了給造紙企業一些緩沖期,該政策最終生效日期推遲到了2006年12月1日。由于國家取消銅版紙的出口退稅,企業出口盈利下降,所以晨鳴紙業計劃做一般貿易的來料加工出口來維持國內市場的穩定。(目前公司的銅版紙銷量基本穩定,出口穩定在1萬噸左右。2006年8月份公司與法國阿爾諾維根斯公司達成一致意見,阿爾諾維根斯成為晨鳴在歐洲的獨家銷售總代理,每年在歐洲銷售不少于6萬噸銅版紙,然后銷售區域逐步擴大至北美地區。)